对比起接受美学所说的“文本空白”和“召唤结构”,网络文学文本和读者的在地性遇合更应是对审美为主体的多重信息的解码与编码,读者由此窥视和发现自我,在阅读中建构私密的自我空间和大众共享的公共空间;网络文学藉此实现文本意义的首次“落地”,并且在以读者为中心的追加性生产中不断突破原始空间界限,形成流动与次生空间,促进自身价值的转化和增益,大空间(全民空间与空间解构)一体化与小空间(个体空间与空间建构)辩证统一。
所以,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切入网络文学研究可以发现:第一,从发生论来说,网络文学并非“天外来客”,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共生共荣的社会文化语境依然是其创生的始源与前提条件。网络文学依然是现实的产物。第二,从本体论来说,网络文学生产与其他门类生产都接受了网络数字化媒介的整合与革新,在信息生产的同一性中,又凸显出审美独特性,是为审美信息本体论。第三,从创作构成论来说,网络文学的复合文本状态昭示了文学生产之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网络文学生产区别而又同化于社会一体化大生产。第四,从文学史论来说,在当代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等整个运动过程中,网络数字化媒介都是其重要的生产要素,它重新规范与导引当代文学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必然就是网络文学史。第五,从文学批评来说,较之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批评的根本变化在于存在空间的光电化构成,以空间批评为主体的文学地理学对此更为契合有效,必然成为网络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文学批评实践的重要阵地。
【注释】
①国庆祝:《西方网络文学的起源、发展与基本类型》,载《学术交流》2013年第1期。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前行路上三道坎》,载《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
③禹建湘:《网络文学关键词100》,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第336页。
④单晓曦:《网络文学的美学追求》,载《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
⑤〔美〕帕森斯等:《计算机文化》,吕云翔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⑥刘陶林等:《网络作家群体统战工作研究》,载《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年第4期。
⑦肖映萱等:《中国网络作家生存状态报告》,载《名作欣赏》2015年第31期。
⑧任晓宁:《传统作家对谈网络作家:在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中“穿阅”》,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6月30日。
⑨马季:《网络文学:一头是神话 一头是现实》,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2月25日。
⑩范晨:《萧鼎:热爱传统文化的老实人》,载《中国邮政报》2006年2月18日。
11杜书瀛:《口语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载《文艺争鸣》2016年第12期。
12金宏宇:《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13李淼:《新一代网络作家将想象力推到极限》,载《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6月25日。
14胡友峰:《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生产方式》,载《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15杨蕾:《层级与异化:“群动”下的网络文学》,载《东吴学术》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