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国这样的老牌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作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如何从德国工业4.0中得到启发,充分发挥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顶层设计作用,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我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从而显著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产业升级;汽车行业
一、引言
为了保持作为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供应商的优势,应对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内外挑战,继续发挥德国工业的优势,德国政府提出了自己的“工业4.0”战略,通过在制造业领域大力应用物联网以及服务互联网技术,在向更高层次工业化的迈进过程中先发制人,争夺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话语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靠着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丰富的工业原料,一跃成为了世界加工厂、代工厂。中国制造以“物美价廉”享誉全球,但这种成功不可持续,也不会一直被持续。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及资源的短期不可再生,廉价劳动力一去不返,土地成本日渐增长,人口红利拐点即将到来,曾经的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露,改革进入瓶颈期、深水区,我国政府发现这一现状后,积极主动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去发展。
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
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都有了较大提升,其中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存在了如生产结构不合理、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等问题,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旅游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加快我国工业制造能力的进程刻不容缓,正如我们所知:无农不稳,无工不强,一个国家没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继“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后,最近德国提出以重建制造产业优势为核心诉求的4.0”,作为发展新战略。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制造大国”中国蜕变为“制造强国”,也需要在制造业界努力打造“再工业化”的创新驱动模式。
基于我国制造业现状以及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我国制造业需要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生产方式,并增强对全球产业链、创新链、需求链的整合能力。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标志着中国不再满足“廉价的竞争”,而是通过“工业强基”提升中国制造的从而增强国家工业竞争力。
曾经我们所有的民航客机都必须要进口,而现在我们有了C919,打破了波音和空客的垄断,成为了民航业的ABC团队中的重要一员,这也标志着我国跻身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研发制造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国内也有诸如像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其手机销量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成为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商,更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未上市的公司。但我国大到造不出来飞机发动机、小到常用的圆珠笔芯,这些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类器具,然而这些都是真实反映我国工业水平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