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古代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作用时往往离不开对人性的探讨,著名显学学派墨家提出:“人之初,性本灵,染于苍,入于黄”的重要观点,对如今的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此得出启示,从互联网环境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为广大的青少年构建一个和谐的互联网环境。
【关键词】素丝说;互联网;环境;青少年
1墨子的素丝说
据《墨子·所染 》记载:“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墨子看到染丝的人感叹说:“用青色染料染丝,丝就变成了绿色,用黄色染料染丝,丝就会变成黄色。所用的染料不同,染出来的颜色也不一样。浸入五种染料就会有五种颜色,所以染色的工艺必须要慎重。”墨子以“人性如丝”为喻,哀叹洁白的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从而提出“必择所染”的警世之言。在这个理论中,首先,墨子认为,人性并不是先天存在的,人出生下来就像一块待染的素丝,洁白无瑕,不着任何痕迹。其次,染丝者把丝投进什么颜色的染缸,就能染出什么颜色的丝。这就是说人处于不同的环境,就会造就出不同的人。因此,人性如丝,必慎其所染,择其所染。这里一个“择”字就体现出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传达了这样的思想。孟母通过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几经辗转,改变孟子学习的环境,以此来达到教育目的,从而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所以,从环境方面来看,其理论对于我们构建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启示。
2互联网环境对青少年的利弊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其势不可挡的影响力,将触角伸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我们合理的加以运用,它才会有益于青少年的发展。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新宠儿,以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数字化乐园,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方面的心理需求。首先,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平台,打破了传统的距离局限,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是以一种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而这种跳跃式的、非线性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性。(2)最后,青少年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提前学习各种社会文化,有利于其更好的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
互联网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并非十全十美,加之互联网还没有被纳入治安管理范围,其负面作用也日渐突出。首先,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求知欲望强烈、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时期,而互联网信息存在着无限的诱惑,导致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这给他们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其次,青少年网民在享受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被动的吸收了一些暴力、虚伪的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最后,互联网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人们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靠一些符号、数字来代替,如果长期沉溺于这种人机对话模式,人的身体机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就会下降,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失范。
3积极构建对青少年有利的互联网环境
3.1父母应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积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首先,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缩短自己上网的时间,尤其是孩子放学以后的时间段,应尽量避免上网。其次,父母应走进孩子的世界,用心去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3)最后,家长应该正确对待网络和孩子的关系,不要一味的反对孩子上网,而是变“封堵”为“疏导”,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孩子,并在适当的时间合理地加以监督和管理,使孩子主动的节制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