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少传统文化经典篇目。这些课文代表着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观,连接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历代学者的解读,包粹蕴奥,古拔深邃,阅读理解不易,课堂教学更难。文章以庄子《逍遥游》的教学为例,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怎样施教才能破解教学上的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经典篇目;教学指津
一、走出误区,回归本色
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把传统经典篇目当作一般的文言文来处理,课堂上只重字词讲解、文言翻译,忽视对文本的整体观照,忽视对经典内涵和奥义的深入探究,教学碎片化、肤浅化。举例而言,《逍遥游》节选部分,文字畅晓明白,孤僻古奥的字词不多,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并不困难,但很多语文老师仍然把教学重点集中在教会学生翻译,弄懂字词和句式方面,而忽视对文中“大鹏”“蜩”“学鸠”等艺术形象的整体观照和比较鉴赏,忽视对庄子“逍遥游”奥义的深入探讨,颇有焚琴煮鹤之嫌,难于达成课程标准所期望的教学目标。对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的教学,不但要重视基础,落实字词,引导学生把文章疏解透彻,而且还要回归本原,把它们真正当作文化经典来处理,引导学生读懂经典的原旨,领会课文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此,语文老师自身必须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了解这些经典在学术上的分野,最好还能参阅历代学者对原著的注疏。如此方能准确地解读经典,教好课文。
二、深钻文本,探微索隐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从源头“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发展为一个由“经”(十三经)、“史”(二十五史)、“子”(二十八种)、“集”(历代文集)构成的浩繁系统。要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经典的义理,需要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登堂入奥、探微索隐、发掘大义。例如:《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之作,而庄子又是中国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道家文化的义理又最为深奥,诸多因素决定了对文本不能作简单化理解。
1. 对艺术形象的理解不能简单化
《逍遥游》塑造了“大鹏”“蜩”“学鸠”“斥鷃”等众多艺术形象,有着深远的用意和不同的目的。但是,很多教师在对这些形象的理解时简单地认为它们都是用来说明事物皆“有所待”的,其援例在用意上并没有多大区别。甚至连“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教师用书》也如是说:“选文一开篇就尽显壮阔、神奇,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这种异想天开之辞造成先声夺人之势,似乎是对鲲鹏大加褒扬,但随即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未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鲲鹏还是‘有所待’”。按照这种解读,庄子开篇描绘展翅高飞的大鹏,似乎只是为后文写“万物皆有所待”做铺垫,即告诉读者无论是飞起来遮天蔽日的大鹏,还是飘起来无所归依的尘埃,皆“有所待”。既然如此,文章的题目为何是“逍遥游”,而非“待而游”呢?作者在列举“大鹏”和“野马”(尘埃)的例子后,为什么还要“啰啰嗦嗦”列举“蜩”“学鸠”“斥鷃”等众多的例子呢?深入钻研课文后,我们发现:本文要表现的主题并非“倚物而游”这样简单,开篇有关大鹏的描写,实际上是要为读者展示一种“逍遥游”的宏大境界,与庄子一贯倡导的“追求精神自由”的主张是一致的。“大鹏之游”,尽管也“有所待”,但文章绝大多数篇幅并没有去写“待”,而是集中笔力写大鹏的“逍遥”:——巨鲲化鹏,鹏身之巨,举翼怒飞,状若“垂天之云”。相反,对它的“有所待”,只是轻描淡写地用了两个句子:“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去以六月息者也”。前句只是一般陈述性语句,意在说明大鹏此行的时机和目的,后句也并没有强调“待”,突出的仍然是“去”。作者这样描写,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展示大鹏此行的逍遥。
此外,文中关于“蜩”“学鸠”“斥鷃”形象的塑造,也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强调“物有所待”的主题,而是要与大鹏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隐含着只有崇高境界的人物才能追求精神自由的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