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电视新闻而言,怎样才能吸引大众,增加新媒体冲击、新形势挑战下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呢?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闻标题是凸显新闻主题,提升宣传效果的关键。标题创新需要审时度势,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底线,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 吸睛 新闻报道
俗语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这话不假,就电视新闻而言,怎样才能吸引大众,增加新媒体冲击、新形势挑战下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呢?我想,一个好的标题就好比“穿靴戴帽”,可以为整篇新闻报道增色不少。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闻标题是凸显新闻主题,提升宣传效果的关键。标题创新需要审时度势,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底线,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说起电视新闻,观众会想到什么?正襟危坐的主播,语言严谨的内容,亦或是近乎刻板的报道模式和缺少新意的新闻标题?
其实,近年来,在新媒体、自媒体强势崛起后,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程度地挤压,那么,适时创新报道,从标题入手,增加其对受众的吸引力,无疑是提高收視率,增强可视性的第一道门槛。
我认为,标题的创新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索和尝试:
①政务新闻的标题应遵循的原则和创新的底线;
②民生新闻标题的求新求变;
③新闻评论标题的定性和归位。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政务新闻因为它的政治性较强,所以创新求变必须遵循严谨、精准的原则,拒绝网络词汇,拒绝媚俗字眼。
例如:“总理6句话直抵人心”,这样的标题虽然简洁,但是实则言简意赅,又让受众从标题中得到了这样的几个信息:
①权威信息,官方发布;
②不是长篇累牍,而是提炼精髓;
③关乎民生,百姓关注。
可以说,这样的标题一下子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觉得亲切不生硬,更提高了受众观看的兴趣!
《究竟是谁在全球到处欺侮恫吓他人?》这是今年7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发表的国际锐评的标题。题目以强烈的反问语气瞬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并且设下了悬念感,提高了可读性。
该评论的主要内容“美国无理职责中国破坏世界和平的观点”荒唐的令人喷饭也在第一时间登上了微博热搜。可见一则标新立异的题目对于新时代新闻报道的创新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想着重说一下第二个方面,即民生新闻标题的求新求变。
如果说,政务新闻的创新要坚守底线和原则,那么,民生新闻标题的新闻则可以灵活的捕捉热点信息,无论是社会上的,还是网络上的词汇,只要是正能量的,大可以灵活运用,让整篇报道鲜活而富有时代气息。
比如,点赞、给力等等充满赞许、饱含力量的词语;像《新能源项目“给力”县域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市委书记“点赞”文化发展新亮点》,这样的新闻标题不落俗套,富有新意,有很好的贴切了新闻的主旨!
再比如,“颜值”这个词。本意是形容一个人的外表相貌的靓丽的程度或数值,广义上可以泛指人或事物的外形指数。
曾经有这样一个新闻标题:《开启城建“美颜”模式 再次刷新城市“颜值”》。
城市建设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是最直接,也是最走心的变化。从城市到农村,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也是身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这个标题用两个关键词成功吸引了受众的眼球。“美颜”就是要在城建工作上下功夫,做文章,刷新“颜值”无疑是凸显了其意义和作用。
想必没有人会拒绝美好的事物,就像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爱美之心。诚然,虚有外表不能真正提升内在的品质,但是一个新颖别致又恰如其分的新闻标题却可以让整篇新闻报道变得无比亮眼而充满新意。
最后,我想再谈一下新闻评论的标题如何创新。如果说到新闻报道的社会意义,其导向性和监督性尤为重要。
比如:《西湖游玩莫要丢了垃圾 失了文明》这个标题立场很明确,就是引导大众在放松休闲之余要文明出行,不要丧失了自己的道德和修养。
再比如:《遵守交规 莫做马路“低头族”》,这个标题以形象的比喻紧紧抓住了当下的手机控群体,以年轻人为主,过马路也不忘低头看手机,其实也是对交通规则的漠视,极大的增加了安全出行的危险系数!
做新闻,我们常说要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现在我们更要说,新闻报道要接地气,不俗气,树正气。其实,一篇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报道,需要的元素有很多,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一点是,标题的与时俱进,创新与改变!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题目是好文章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新无止境,闻达天下!新闻报道方式的改变,应从标题创新开始,点睛之笔,浓缩精华,让所有的媒体人共勉,一起来记录精彩点滴,聚焦百姓生活,关注社会广角,演绎魅力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