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我校党委对四百余名入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状况进行汇总分析,这为我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教师了解学生开辟了一个有效的渠道。
1学生:我的人生我想做主
我校学生主要来自各县(市)、区、乡、镇、村等,年龄在14~18周岁,这一年龄段既是人生中最青春灿烂的美好时段,也是极易叛逆的心理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形成了特定的需求。
1.1学习动力调查中,当问到“你为什么选择学习医学”时,63.36%的学生的回答是“父母给选的”,仅有23.40%的学生认为“适合自己的性格特点”,9.69%的学生认为“医护人员的待遇好”。对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是积极向上的,比如66.35%的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贡献的大小,64.85%的学生认为其理想是为国家作贡献。值得注意的是,涉及现实的生活目标时,46.93%的学生认为自己主要是为了赚钱,42.51%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9.34%的学生考虑得很符合实际———衣食无忧,另有1.22%的学生仍有其他选择。这说明,经过数年的学校教育和现实生活,多数学生倾向于积极的人生奋斗目标,而生活压力又使学生不得不考虑实际的衣食住行,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学校和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理想追求引向正确的方向。
1.2做人处事68.38%的学生认为当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会选择“先人后己”的处理原则,选择“利己但不损人”和“见机行事”的学生各占12.18%和4.22%,这反映出学生“明哲保身”和“见风使舵”的处世方式。需要警惕的是有18名学生选择了“不惜损人利己”的方式。当发现同考场的学生考试作弊时,选择“装作没看见”的学生比例高达38.00%,其次才是“善意提醒”(28.98%)。而当看到有人不讲公德时,却有约92.00%的学生会“严肃指出”或“委婉指出”,仅有7.82%的学生“就当没看见”,这或许反映出学生对考试的排斥,却也在对比中反映出了他们对高尚道德的向往。综合来看,受到社会影响,学生倾向于“务实”的作风,同时也依然保存着对积极的理想人生的向往,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需求并将其引向积极的方面。
1.3成长成才依据马斯洛需要理论,每个人都有被认同的需求,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当然也不例外。学生在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期待能够被他人、集体和社会所认可,因而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不由自主地去迎合所谓的“大流”。例如,62.14%的学生经常谈论的是日常学习、生活话题,93.86%的学生听到国歌或看到国旗时会感到自豪,当问及“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时,93.57%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努力学习、遵纪守法”,这些都说明学生对主流社会规则的追求。但我们也注意到,有69.67%的学生认为自己信仰“实用主义”,这说明社会规则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消极影响。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学生需要帮助、渴望交流。比如,面对挫折虽然50.71%的学生会“积极总结教训并努力进取”,但是也有38.56%的学生需要或长或短的时间才能调整恢复,甚至有10.43%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走出阴影,这也为我们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提供了依据。
2教师:理论与实践要结合,师生要互动
在调查中发现,56.29%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思想和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的人是教师,38.48%的学生认为是父母或抚养人。这说明了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大过父母,并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然而,仅有38.31%的学生表示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72.16%的学生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主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3.91%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自己提高了自身素质,32.94%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他们未来的工作也有帮助,45.28%的学生表示最喜欢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出现,或是“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36.32%)的方式,仅有18.16%的学生喜欢理论课的方式。从教学角度来看,这说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式需要开拓创新,教师要与学生有真诚的互动交流。作为明确教育理念的教育者,教师应掌握“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更需要“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不能生搬硬套和拼命灌输。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以德服人,树立榜样。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真正明白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期望。无论是德育课教师还是其他专业课教师,都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真诚对待学生,同时能够给予学生自我成长、自我管理、自主表达意见的空间。
3学校:力度要加强,形式要多样
对于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71.26%的学生表示“满意”;76.49%的学生认为我校星级管理制度“目标具体,细致入微,切合实际,有章可循”;而“每周一法、以案说法”的教育形式,有71.1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这也说明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一点在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中尤其明显:虽然有一部分学生粗略地提出“取消星级管理制度”的意见,但是超过80%的学生认真地表明,希望学校“规则制度要加强,执行管理要到位”,甚至明确提出“措施+行动”的管理方式,学生普遍提出要多组织活动,增加互助互动,加强师生交流和学生友谊。因而,学校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亟待加强。学生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意见,比如“希望教师多与学生沟通,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学校要多考虑学生意见”,“继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看一些直观的视频和案例,多讲故事,多放思想政治类电影”,“最好的教育是感恩,希望可以定期举办‘感恩讲坛’,以触动心灵”,学生认为“从新生入校就要严格管理”,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意见中有许多值得反思和吸取的地方,学校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关注:首先,学生要克服对学校、教师和父母的依赖性,应有自觉、主动意识,学会成长,积极地配合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除了抱怨更有理解,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其次,作为教育者,教师要与学生真诚互动、沟通交流,致力于开拓、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最后,学校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追求细节完善,以学生为本、从生活出发,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以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当然,我们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支持,更呼唤家庭教育的参与和父母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