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运行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做到“主导”与“主体”教学相长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曾说:“一流大学最大的标志,我想实际是个‘人’字。”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强调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理念即“以人为本”,以受教育者为本,就是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上,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以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把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时,坚持以受教育者为本,也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非常不稳定,信念不是很坚定,自控能力还比较薄弱,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老子说“无执,故无失”,意即手里不拿任何东西就不担心丢掉任何东西。老子的原意是教导我们不能过于偏执,要学会“放下”。但这对于我们的思想而言却未必正确。正因为我们头脑里没有正确的坚定的思想观念即没拿东西,所以也就很容易受到一些思想观念甚至是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即拿起任何东西。不能让大学生的头脑成为错误的思想观念的跑马场,特别是当前互联网资讯比较发达而且鱼龙混杂,大学生获得信息渠道很多,这使处在成长发育时期的青年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说与教育者没有关系,教育者起着主导作用,师生之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没有变。这种“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并不妨碍二者在实际过程中的平等关系,双方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共同成长,正所谓教学相长。我们强调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隐”是有针对性的,它特指对受教育主体的“隐”。对于教育者来说,“隐”不是目标,我们不是为了“隐”而“隐”,而是为了“隐”背后的更深层次的目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之“隐”主要体现在教育方法、教育载体上的“隐”,特别是对教育主体而言,在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因此要求教育主体要通过事先的精心安排,巧妙设计,合理规划,预先筹备,认真组织,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教育者不单单是指老师,还包括高校所有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等,要树立全员育德的理念,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四、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正确处理好“物质”与“文化”的关系,做到“物质”与“文化”协调发展
首先,要重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开发利用校园物质环境中蕴涵的资源。校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设施分布、校园绿化等方面。美国着名教育家科尔告诉我们:“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及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这说明校园的物态环境会对学生行为习惯乃至思想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些物质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它不会自发地起作用,这就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和有意识地去发掘,通过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让它能活起来,让它发挥其隐性思想教育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可见,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能使受教育者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但我们知道,一所大学校园再怎么美丽优雅,那只是“大楼”阶段,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建设。其次,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注重大学精神的传承。我们知道,楼宇越高并不代表学问的高深和科技的进步,更不代表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思想品德的高尚。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着提高,但文化发展现状与经济发展、国际影响力却不相称,历史和现实一再让我们明白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经济不是唯一的价值取向。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即由“文”而“化”,通过“文”使人发生变化。所以文化是种力量,更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如果说经济的力量在于创造一个利益世界,那么文化的力量就在于创造一个意义世界。经济和文化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二者必须协调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和个人健康地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赖于全面提升民族素质、塑造高尚人格,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能滋润心田,涵养德性,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大学要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大学精神的传承。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应该成为精神贵族的家园。说到底我们受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让我们具有一种精神?是为了使我们更善良、坚韧、奋发,还是投机取巧、工于心计?还是许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说得好:“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但现代社会的忙碌与喧嚣、物欲与功利,不知几时已浸入了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大学校园更是各种思想和观念碰撞与交融的地方。为建设优秀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隐蔽性、渗透性、陶冶性的隐性思想教育功能,高校要主动占领校园各块文化阵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高层次的校园文化,避免校园文化低俗化、过度娱乐化倾向,摆脱功利主义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引领校园文化的走向。总之,应把隐性教育与培育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