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改、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对参加竞赛多,师生精力不够等现象,高职院校有必要重新审视大赛的价值观。本文以某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为例,对技能大赛承载的价值观这一热点议题进行剖析,旨在引起高职教育者对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时心理状态的关注、疏导,引导教师及时发掘大赛对专业技能教学的反馈功能,真正体会到大赛背后隐含的职业教育价值。
关键词:技能大赛;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价值观
“不断求变才是成功外贸的关键。”“20天的POCIB生活到此结束,虽然结果不怎么地,但过程还是蛮好的。谢谢所有跟我合作的小伙伴,跟你们学了不少东西……POCIB十一月再见吧”这两段话来自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两位参赛队员临别“POCIB”之际的“QQ说说”,它浓缩了20名参赛小伙伴们的心路历程。
从2015 年3 月26 日至4 月29 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国贸专业的24名师生一直战斗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以下简称POCIB大赛)”前线,此项大赛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国际贸易杂志社和全国国际贸易实务研究会协办。作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外贸职业大赛,本次比赛共有157所院校(其中本科102所,高职55所)参加比赛。比赛将各支代表队的20名选手随机分配成10个国家的贸易商,让选手在线与陌生院校的选手在20个日夜中完成最多20笔进出口贸易,交易商品涵盖海关协调制度编码中的22大类。初次参赛的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代表队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比赛的硝烟散尽,我们在深思POCIB技能大赛比的是什么?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比赛环境是超越功利主义的大赛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尽管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做好了队伍建设、师生培训和机房调试等赛前准备工作,但初次参赛的师生对比赛的艰苦程度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想着要争取最好的成绩,团队导师按平台的作息时间——每天从清晨6点到午夜12点几乎全天候用笔记本或手机在线指导学生参赛。面对学生能力差异巨大、新手问题太多、课余时间不统一、机房上网困难、手头工作纷繁复杂等困难,教师对赛事主办方设计如此冗长的赛程颇有微词,甚至提出意见希望以后缩短赛程。但看到大赛主办方在赛事日趋激烈,选手极度疲惫的那段日子挂在官网上用于鼓励学生的一段诤言“商业伦理、团队合作、身心疲惫这些问题都是将来工作中很可能面对的,让我们敢于正视问题、共同面对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相信大家会获得更多可贵的经验和自信。”以后,导师们明白了该项赛事与其他赛事最大的不同之处和真正意义所在。
每个院校的学生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每个院校的学生都不可能天天凑在一起打比赛,每个院校都有硬件设施不如意的地方,每个院校的老师都身兼数职,疲惫不堪。比赛的环境是公平的,别人遇到的困难自己也同样存在,自己的困难也是别人的困难。想通了这些,导师们就沉下心来,分工合作,稳扎稳打地做好参赛工作:与实训科配合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协助辅导员老师做好思想动摇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落实导师轮流值班制度;设计预算表攻克比赛难点。当这20个日夜在帮助学生学会精打细算、死扣单据错误、提出决策建议、指点摆脱困境办法、刷新每日成绩的过程中不经意过去后,留下的是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和新思路。
纵观学生参赛过程,他们面临着以下几对较突出的价值观矛盾:竞赛和上课、学习时间如何安排?竞赛和休息怎么协调?竞赛和参加社团文体活动冲突怎么办?竞赛排行榜和身体健康哪个更重要?竞赛和恋爱如何两不误?竞赛成绩和商业诚信原则哪个更重要?与同伴和竞赛对手关系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团队的成功孰轻孰重?如果将现在的“竞赛”换成学生以后面临的“工作”,就不难发现:这些矛盾不正是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中将要面临的抉择吗?有些问题能迎刃而解,而更多的矛盾和问题就像人生一样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自我取舍,才能获得成长。此时,导师不再是单纯的技能导师而是真正的职场导师,甚至是人生导师。而学生在取舍过程中获得的是人格的升华、职场的历练和生活的感悟。
当看到队长、队员们在QQ上发自己和队友半夜做单的照片时,导师这样留言评论:“这是一群最可爱的人:大高个男生深夜蜷缩在上铺挑灯夜战;外表强壮的队长被熬得咳嗽不断,需要进补蛋白粉;瘦弱的大一女生为了订单一天只吃一顿饭;大二的女生5点半就起来看贷款有没有批下来;亲爱的刘老师陪着孩子们连续三天三夜,买来奶茶水果;技术支持付老师、赵老师每天守在机房日夜保障。今夜无眠!”当看到大二的一对情侣携手参赛,每天泡在机房切磋生意,相互鼓励又相互较劲时,导师也被这温情的一幕打动了。这何尝不是一种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