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需求导向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公共文化服务应该以公民文化权利为核心,以公民文化需求为导向,始终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公民文化消费喜好。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应该贴近百姓,接地气。我国传统文化管理体系运作机制不灵活的原因就在于,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采取了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造成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群众需求与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脱节。这种方式既对国家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应建立需求导向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根据群众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2、建立反馈评价机制,改变政府供给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文化“灌输服务”格局,引入公众需求、社会评价,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体系,建立“以需定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3、在公共文化体系构建中引进第三方力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由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民众等第三方力量承担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责更加明确清晰,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在促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
(三)培育政府及民众文化自觉意识。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和要求,表明国家层面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意识已经形成。但是地方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民众的对文化的理解与珍视还远未达到自信自觉的程度。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偏低,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培育民众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意识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应该集中规划,统一部署,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传播优秀文化,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四)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终极目的是对人的化育,以文化人。
1、体现化育性。文化不仅具备提升素质、陶冶情操的精神力量,而且具备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激发民族创造活力的物质力量。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先进文化,形成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现代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应紧紧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时代精神为目标,以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基础,以文化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最终提升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
2、体现公共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是文化,核心是人,是人享受文化的权力。公共则体现了这种文化的普惠性、均衡性、公平性,体现文化的民生本质。因此应更加关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及弱势群体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现公共文化的普惠性。
3、体现文化内涵。文化产业不是简单的文化加产业,文化产业是产业里融入了文化的精神及价值,体现的是文化的软实力。文化产品不仅具有经济功能、产业功能,本身还应该承担文化熏陶和教化功能。文化产品要有文化,有灵魂,有价值弘扬。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