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光临汇博在线http://www.paper188.com
您的位置:汇博论文在线 > 文史哲学 > 中国文学 > 当下文学中的青年形象研究

当下文学中的青年形象研究

2018-11-15 11:26 来源: 互联网 作者:行超 浏览次数 5729

如果说以小六为代表的自我放逐与回归是一种迂回的重生,那么张展在面对现实时选择的是勇敢地迎上,他以正面强攻的方式對抗现实的残酷、生命的无常。正是这种勇气,让他具有了自我反思、自我拯救的能力,也让他终于看到了个体生活的希望与价值。消极颓废地活着其实一点都不难,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挣脱、超越沉重的现实和肉身,如何找到生活的光芒和生命的意义。感谢张展,正是他痛苦的蜕变和主动的自我救赎,让我们终于看到了当下文学中青年人重新焕发生机的可能性。

结 语

在中国,“青年”形象的建构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伴而生。中国青年因为在历史上担当了特别的角色,在历史的救亡运动中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的期待,承担了对国家民族的一种使命,所以在近代史上地位特别高20。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大钊的《青春》等,鼓吹并逐渐塑造了被社会迫切需要的现代青年形象。然而随后,这一形象逐渐被大量的“零余者”所取代:郁达夫的自我剖白、鲁迅笔下的涓生、巴金笔下的觉新……他们接续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传统,又与彼时的中国现实密切相关。20世纪中期以来,当西方主流文化因为“垮掉的一代”“嬉皮士”而头痛时,中国青年也逐渐由被社会所定义与期待的“角色”转变为强调“自我”的个体的人。“躲避崇高”与游戏精神成为更多青年人的主体选择。在新世纪的近二十年时间中,文艺青年、小清新、“丧”文化、“佛系”青年……每一次青年形象与青年亚文化的更迭,都伴随着当代青年对于自我形象的调整与重塑。

托多罗夫在评价巴尔扎克和他笔下的人物时曾说,“与其说巴尔扎克发现了他的那些人物,不如说是他‘创造’了这些人物。但是,一旦这些人物被创造出来,就会介入当时的社会,从那时起,我们就不断与他们碰面”21。近年来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一次次让我想起自己身边的同龄人,甚至是我自己。他们是痛苦的、挣扎的,是颓废的、虚无的,但更是无时无刻不在焦虑地思考现实、反顾自身的。我们不断地书写他们,不断地在生活中与他们碰面,为的不过是有效地理清自己,在喧嚣的现实中寻找可以安放渺小自我的角落。在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种写作都是值得的。但需要警惕的是,当某种写作趋向成为潮流,它便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易于滑入的、不假思索的写作惯性,青年作家的写作尤其应该警惕这种惯性。唯其如此,当我们遭遇历史、遭遇更加庞大的社会话题和生命哲学,才有可能拥有直面的勇气和辨析的能力。

【注释】

①〔俄〕米哈伊尔·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年。

②〔意〕吉奥乔·阿甘本:《何为同时代人?》,见《裸体》,黄晓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0-21页。

③周晓枫:《离歌》,载《十月》2017年第3期。

④〔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⑤石一枫:《世间已无陈金芳》,载《十月》2014年第3期。

⑥〔美〕莱昂内尔·特里林:《卡萨玛西玛公主》,见《知性乃道德职责》,严志军、张沫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152页。

⑦胡迁:《大裂》,九州出版社,2017年。

⑧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作家出版社,2009年。

⑨《我是一个较真的音乐家——专访刘索拉》,网易网女性频道,http://lady.163.com/09/0904/18/5ICT2AL300263I5D.html.

⑩祁媛:《跟踪》,载《十月》2016年第2期。

[上一页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服务说明

汇博在线(paper188.com)网拥有实力强大的团队,能帮助你实现论文写作方法,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等服务领域.

我们承诺

在您接受本站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后期免费修改、免费指导答辩等。衷心感谢您对本站的信任和支持!

论文指导范围

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博士论文,职称论文代写,领导讲话,报告总结,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党团辅导等代写服务。

发表论文领域

发表省级杂志,国家级杂志,核心杂志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