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萧红而言,范文本的知识谱系是乡土传统和“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双重夹击下的文化信仰,是家庭多元文化信仰下形成的童年分裂经验,是女性长辈民间混杂信仰与前意识融合给她的命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制约和强迫。萧红的小说以她自己家族乡土故事的记叙为出发点,延伸到泛乡土故事的叙事,体现出以天命为主的民间思想混融信仰,她将其一分为二地看待,既看到了它潜藏的无限内在凝聚力和自我调节的心理功能,又发现了它残酷消极的意识形态力量,在颠覆各种封建文化制度的同时,建立富有生命灵性的伦理诗学,实现自我精神的独立,宣扬与自然生命和谐的健康人性力量。
关键词:萧红小说;文化信仰;泛文本知识谱系;童年经验
萧红生活的年代里,旧的事物慢慢消融,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旧的文化拼命挣扎,新的外来文化逐步崛起。在这里,她的家乡,小城呼兰在保持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迷恋着隔江对望出的国际化都市哈尔滨,两种文化的冲击下,小城呼兰糜烂的同时,又极力维持着自身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因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衰败而做着最后的困兽犹斗,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传统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依旧是民间思维和行为的主流导向。乡绅之家最先感受到风气的变化,感受到文化衰败的气息,感受到民族危亡的厄运,这样的形势下,维新的风气逐渐疯长,也是萧红最初成长的思想空间。然而,周围乡土社会的侵袭下,萧红这个犹如孤岛一般存在的维新风气仍然被亲族、血缘等层层包围。因此,尽管萧红思想上接受新文化观念的洗礼,她的日常生活、人生抉择甚至是国家大事大非上仍然与乡土文化难分解,民间思想掩盖其锋芒,以柔化人,润物细无声,令她难以彻底与传统文化决离,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她记叙的自我和乡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她泛文本知识谱系的意义在于,以“五四”新文化影响着她深入辨析民间思想,在对新旧文化的批判认同中实现其自我精神的独立。
一、童年经验
任何文化信仰的产生,往往源自于生活背景熏陶下的精神独立,萧红的泛文本知识谱系源自于她分裂的童年经验。萧红祖居小城呼兰,聚居着多个古老民族,民族文化中混融着多种信仰。最早的土著居民源自肃慎、东胡和抚余三大族系,在近代多为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小城呼兰的生产经营以渔猎游牧为主,因信封萨满教而留有巫术仪式,流亡的早起汉族居民带来汉族的文化信仰,中期商贸流通中回族等民族带来伊斯兰教文化信仰。清朝近两百年的封禁政策下,“闯关东”带来农耕文明和汉族礼仪风俗等,逐步占据小城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晚期现代文明粉墨登场,在“以基督教征服中国”的形势下,仿效巴黎圣母院而生的天主教堂于19世纪末在小城呼兰诞生。
政权代代更迭中,历史文化层层累积,小城呼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文化此消彼长、此起彼伏,同时还存在明显带有封建城市文化特色的文昌阁、城隍庙、龙王庙等。文化底蕴十足的呼兰小城里,文风自然兴盛,著书论史的富永阿在这里成长,崇尚儒学的乌珍布在这里成才,藏书千卷的舒昶在这里与书同眠。光绪改元以后的科举制度影响下,小城呼兰官学盛行,在文化教育上有“江省邹鲁”及“甲于江省”的文化美誉。小城呼兰文化底蕴太过丰厚,承受着近代文化的共同宿命,士大夫文化理念和民间混融文化信仰这两种精神在这里碰撞和重叠,平行发展下,小城呼兰的多元文化信仰萌芽并发展。
萧红的童年经验在这样的历史文化的罅隙中得以储存,多种文化宿命在此浓缩,造成她分裂的童年记忆,形成她对世界文化的初始印象和最终回忆。作为汉族逃荒移民的汉族后代,萧红的家庭张家注重“家族亲族”观念,祖先崇拜是其最基本的信仰,因而开始修建家谱,家族凝聚力得以强化。张家祖先作为儒学后代,家规家法十分齐全又相当严苛,严格要求家族子弟以诗书礼仪治家,耕读家风在此形成。萧红的笔下,祖先张维帧是蔼蔼儒者形象,全面体现儒家仁者爱人理念,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等儒家传统礼仪在她祖先张维帧的身上全面体现,带有明显的“格物致知”和“君子不器”儒家风尚,颇具归园田居的陶渊明隐者风范。萧红的外祖父是呼兰有名的塾师,四书五经,信手拈来,女婿标准要求门当户对且能读书。萧红父母的结合,是耕读文化传统的强化。如果说萧红的祖辈是传统的旧文化代表,那么她的父辈必然是时代新文化的典型,跟随时代的潮流进行维新。萧红的父亲张廷举坚持读新式学校,不仅秘密加入国民党,还为响应五四运动而砸毁祖师牌位。萧红的父亲不仅提倡女学,还兴办女校,是呼兰教育界的风云人物,这也就奠定了萧红的“五四”新文化根基。萧红的大伯父张廷莺兼容新旧文化,巩固耕读文化传统的同时,涉足洋务,是萧红童年唯一的精神崇拜偶像;六伯父张廷献是新文化的顺应者,就读北京国民大学,毕业在哈尔滨担任税务官,同时又大力发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