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沈从文的《边城》和屈原的《湘君》、《湘夫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体现在求偶框架上,以及人物的精神内核上。如果将两者的相似性放置于辰沅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可以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相似性,是因为辰沅地域文化千年来的稳定传承,以及沈从文对于辰沅文化的自我反思的结果,而这也正是《边城》文化意义所在。
关键词:《边城》;湘君;湘夫人;辰沅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02
胡经之和王岳川曾在《文艺美学方法论》一书中说过,“现代人与原始人之间具有越历史的同样的深层结构”[1],这种同样的深层结构往往潜在地影响作家的创作。《边城》是沈从文构建的一个完美的、原始的湘西世界,而《湘君》和《湘夫人》则是湘西地区原始神巫神话的代表,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对比阅读《边城》和《湘君》、《湘夫人》,不难发现这跨越千年的两个故事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故事主体框架的相似性对比
《湘君》和《湘夫人》的求偶框架由以下几个原素构成:恋爱双方相互吸引,双方发出爱的信号却始终得不到回应,最后积极主动的一方只好毅然决然地离去,只剩下另一方苦苦等待。而这个求偶框架复现在了《边城》的傩送和翠翠两人之间。
傩送和翠翠一见钟情。傩送如同湘夫人,是恋爱双方中积极主动的一方,他为了翠翠,到对溪高崖上唱歌,唱得翠翠的灵魂飘了起来;同时为了翠翠放弃河上的好碾坊,即使这一座碾坊可日收七升米,三斗糠。这和湘夫人勇于表现情爱,对湘君执着地追求是相似的。湘夫人“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湘君》),“吹参差兮谁思”(《湘君》),他们都为相爱的对方倾尽所有,大胆地向对方表达爱念,以祈求能够最终相见相会。而另一方却也在期待着和对方相会相见,翠翠重复着湘君那份“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的惆怅:她虽然每次见面她都对二老报以冷冷的态度,但却无数次在心中重复着那个掉落水中被大鲤鱼吃掉的笑话,回味着他们初次见面的场景;她会在梦中为二老美妙的歌声浮起来,飞到对溪悬崖半腰去摘虎耳草。翠翠和傩送似乎都在等待着一个时机,能让彼此“相见相会”。
其次,在结局的呈现上,湘君、湘夫人神话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富有意蕴的悲剧性结局:相爱的双方最终没能够相结合,一方带着怨气、又带着不舍离开了自己的恋人,另一方却选择了等待,坚信爱情和自己的恋人会重新回归。而《边城》剔除一些冗杂的外在包装后,我们发现翠翠和傩送重蹈的亦是这个悲剧模式:大老的死亡、中寨人的碾坊、翠翠祖父的死亡以及翠翠对二老不肯回应的态度等等,这一系列因素让翠翠和傩送之间产生了猜疑,真如同湘夫人所唱“心不同兮徒劳,恩不甚兮情绝”(《湘君》),在爱的无奈中,傩送和湘夫人一样选择了离开,他一个人下了桃源,放弃了自己的曾经期待;而翠翠和湘君的命途相同,他们都寄希望于未来,湘君希望以衣服传情,和湘夫人约定未来相见,翠翠则一个人在碧溪咀默默地守望着河前的渡船,等待着那个可能明天回来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