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光临汇博在线http://www.paper188.com
您的位置:汇博论文在线 > 文史哲学 > 现当代文学 > 论余秋雨散文的忧患意识

论余秋雨散文的忧患意识

2015-07-24 09:25 来源: 互联网 作者:王红升 浏览次数 4167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于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 
  此段道出了作者对敦煌的深爱,对敦煌破坏的痛心疾首,对偌大的中国文化被任意破坏,作践的忧愤。民族的悲哀在余秋雨先生的心里疯狂的撕裂,他恨不得上前去阻止这一切,哪怕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可是他又怎能阻止得了呢,他只能面对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然而作者发现这样巨大的一个民族悲剧竟然只得让一个小小的道士来抗的时候,除了恨,再也找不到其他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悲愤了。但是一句“我好恨”恨的是多么无奈,恨的多么辛酸,恨的多么痛苦。 
  余秋雨用深厚的学问功底、深刻独到的思想见识、丰富雄浑的想象力与精湛博大的思考能力相结合,表达出了对中国文化命运深沉的忧患和反思,发人深省。而用理性的眼光去发现忧患,反映忧患俨然成就了秋雨散文反省文化的最重要一笔。作者揭示的现实如一盆冰冷的水泼向了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祖辈呕心沥血创造的灿烂文化,到了我们这一辈手中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古语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道士塔就像一面镜子,丑陋的王道士,低俗的官员都是一面面镜子,我们可以一一对照,今天的我们是走在破坏还是建设的道路上呢?在思考过后,余秋雨先生使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对那些破坏民族文化的行为义愤填膺,燃起了我们下决心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好好珍惜五千年积累下来的博大精深。 
  (二)对中国文人的忧患 
  余秋雨先生首当其冲是一个文化人,文化人在关注文化的历史命运之时又不得不将笔端指向了自己——中国文人。中国的历史太长,文化太重,在中国当一个文人,一个堂堂正正的文人又谈何容易呢?在《文化苦旅》里,先生的笔端在山水翱游之时也不得不涉及他们,而一旦涉及就难以轻易脱身,轻松离开。 
  1.文人命运多舛 
  忧国忧民常常是中国文人特有的写照,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对中国文人最好的概括。在《文化苦旅》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文人艰难多舛的命运历程,如《柳侯祠》里那个颠簸流离的柳宗元: 
  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王朝宠之贬之的臣吏,只有父亲的儿子或儿子的父亲,只有朋友间亲疏网络中的一点,只有战栗在众口交铄下的疲软肉体,只有上下左右排行第几的坐标,只有社会洪波中的一星波光,只有种种伦理观念的组合和会聚。不应有生命实体,不应有个体灵魂。 
  我们有着长期的封建专制政治桎梏,在一种畸形的社会下一个文人的命运注定要坎坷难行,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文人们往往又走向了山水,去寻找他们精神的家园,追求人生的价值。而《文化苦旅》又是余秋雨先生在踏寻山水之后的力作,在与山水的亲密接触之中自然和山水背后一代代文人的生命历程发生了联系,使得《文化苦旅》站在今天的时代带着沉重的笔调去探索中国文人的成长历程和人文价值,描述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文人的艰辛和他不得不与命运抗争的迷惘。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服务说明

汇博在线(paper188.com)网拥有实力强大的团队,能帮助你实现论文写作方法,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等服务领域.

我们承诺

在您接受本站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后期免费修改、免费指导答辩等。衷心感谢您对本站的信任和支持!

论文指导范围

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博士论文,职称论文代写,领导讲话,报告总结,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党团辅导等代写服务。

发表论文领域

发表省级杂志,国家级杂志,核心杂志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