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发现这三个人物或者说意象之间,构成了三组两两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过客与老翁,老翁与女孩,过客与女孩。过客与老翁都听见过“前面的声音”,但在“走”、“休息”等方面存在着分歧;老翁与女孩虽然都不处在行走状态,但老翁的老成保守与女孩的乐观积极、富于爱与同情也是相反相成的;在过客与女孩之间,女孩给予布施,过客却拒绝了爱与同情的束缚,他不想女孩一样单纯的乐观,却在绝望中隐含着消极的积极意味。这些关系对立统一,聚合分裂,构成了“过客”的主体精神内涵。
二、“自我”的聚合与分裂
过客不是独立的个体,三者之间对立统一、分离聚合的关系,不仅是外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也是内在的、自我的。老翁、过客与女孩不仅是文本中的个体,恰好也代表了人生的三个阶段。这三者从年龄到对未来想象、认知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类:女孩的天真热切与理想主义,过客的坚定清醒与存在主义,老翁的淡泊暮气与保守主义。这是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可以是过客(或诗人鲁迅)的三个阶段。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三者之间“过客”精神的内在贯穿性:从“过客”精神的视角切入,可以说过客是正在路上的过客,老者是选择了停滞不前的将来的过客,而小女孩则是理性主义的潜在过客。
从三者的观点出发,老翁、过客与女孩可以看做三种持有不同人生态度的人,也可以表示三种不同的思想观念或哲学。如果进一步聚合,从人物自我灵魂的自省的生命哲学角度看,这三者可以是一个人思想的存在与斗争,也就是“过客”三重自我之间的聚合与分裂。鲁迅巧妙地将灵魂深处的三个自我赋予女孩、过客和老翁,通过人物的对话与论争,做到人物重心的易位和思想观念的冲突,实现一个“自我”对另一个“自我”的拷问、辩驳与争斗。三个人物既静态地象征着鲁迅内心世界的矛盾和痛苦,又动态地暗示着不同时态的,或持不同观念的鲁迅自己。
诗人鲁迅在彷徨阶段中原本统一的自我分裂成三个自我,《过客》就是三个自我之间的对话、分歧与妥协:“自我”在与纯粹的虚无主义和纯粹的理想主义聚合中变矛盾,在分裂中变决绝,在老翁与女孩所代表的两个自我的让步妥协中,实现自我的真正统一,坚决地走向死亡和绝望。
三、“路”与“走”:反抗绝望的抉择
鲁迅关于“路”与“走”的态度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他在1919年《随感录》中还说:“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见他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前早就有路了,以后也该永远有路。”但到了《野草》写作期间,鲁迅正经历由希望到绝望的彷徨阶段。没有明确的路并且指向暧昧,当然会使向“前面”行走的人的路途变得困难,过客的步履才会“跄踉”。 过客的方向也是具有象征意味的设置。从东向西,正是太阳在大地上每日所遵循的路线,大地上每一自然之物,都像太阳那样,都有从日出到日落,从开始到结束,从生到死的过程。过客自东向西之行尽管并无明确的路,其实仍是遵循着那条最基本的路,那条“似路而非路”人生之路。
因为过客“憎恶他们”,憎恶现实世界,过客选择了走,这就是过客的反抗。但过客对绝望的反抗,并不意味着肯定希望——他清醒地意识到前方是坟是死亡——而是意识到无可挽回的结局后的现实选择[3],是自愿面对自我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与分裂的执着态度,是确认了自我的有限性和世界的荒诞性之后的抗战——绝望的抗战。鲁迅的“路”与“走”,经历了一个由希望到绝望,再到由绝望到反抗绝望的过程,也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里面蕴含着“鲁迅式的哲学”。过客选择死亡与无有,但生与死,有与无从来都不是分离的。鲁迅的黑暗与无是更大的“有”,是对现有一切的拒绝达到空、无,由空和无达到更大的有和实,这其中是一个生命的过程。鲁迅的自我生命价值是通过死亡来得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