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性别叙述中的女性叙述包含两种视角。一是以蘩漪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女性视角,一是以侍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女性视角(由中国传统男权思想建构塑造的女性视角)。
在《雷雨》中,蘩漪所代表的“原欲”象征和西方生命意志论的“人性”力量,一直处于侍萍所代表的道德化理性形象的消解和压制中。蘩漪作为审视对象,在侍萍的参照下被禁止“言说”,在周冲的对照中被潜在地阻拦,每当蘩漪向周朴园和周萍爆发时,总是周冲出场,客观上等于在“提醒”蘩漪的妻、母身份,“拦截”蘩漪涌出的情感激流。
在作者的深层意识表达中,蘩漪明显不符合人类早已建立起来的价值准则,或说东方文化的价值准则,即在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上,是对秩序和理性的绝对价值认定。这也反映了中国男性向西方现代性转型过程中表现的内心割裂状态,一方面有着站在女性立场上对父系文化解构的愿望,一方面又恐惧这种“原欲”导致的巨大破坏力,有着对理性和秩序的恋求。
所以,曹禺对周朴园忏悔形象的艺术处理,其实自觉不自觉的进行了文化的选择,他在揭出旧理性秩序非人道的同时,在传统话语语境中作历史批判时,部分地陷入传统话语的误区中。因此说周朴园式的忏悔,依然是传统话语下的忏悔。《雷雨》依然是一部男性话语语境下的忏悔录。
从性别角度探讨周朴园的忏悔,一是展现了剧中男女主人公对周朴园忏悔意识的认知,二是展现作家曹禺对周朴园忏悔行为的艺术处理和文化选择。尽管周朴园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从世俗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忏悔救赎,但是从周朴园对蘩漪和侍萍的不同文化价值选择中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忏悔其实是中国传统男性对“圣母”的忏悔和自我灵魂救赎,是中国传统男性话语语境下的忏悔,背后揭示的中国男性向西方现代性转型过程中表现的文化选择上的内心割裂状态。(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文学季刊,1934年03期。
[2]张新民:《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的周朴园形象解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宋剑华:《试论<雷雨>的基督教色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01期。
[4]白薇:《<雷雨>:一部男性话语语境中的人性忏悔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