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奥康纳的作品《善良的乡下人》中,反讽的运用贯穿于整篇小说的各个方面。反讽主要分为言语反讽,情景反讽以及喜剧反讽。本文主要探析小说中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的运用。作者通过反讽艺术的运用,塑造了心理畸形的乡下人,展现了他们的丑陋灵魂。奥康纳试图告诉读者虚无主义信仰的可怕。人类要想再次建立伊甸园,需要重塑基督教的信仰。
关键词:言语反讽;情景反讽;虚无主义;宗教信仰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著名的南方女小说家和散文家。奥康纳的小说故事以其犀利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幽默为人所称道。她善于描写怪诞的人物,情景和行为。她惯用象征和反讽来达到叙事的艺术效果。凭借着这些独特的风格,她成为了20世纪主要短篇小说作家之一。在奥康纳描写的那些常常令人吃惊的表面事件下,总是隐藏着一个深刻神秘的道德和宗教世界。通过高超的写作手法,她把这样一个世界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短篇小说《善良的乡下人》是体现上述奥康纳写作特点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个故事中,奥康纳运用反讽的写作手法来表达小说的写作主旨。她试图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社会道德沦落,人们缺乏信仰,甚至质疑上帝的存在。要想全面理解小说的主旨,对小说中反讽艺术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女主公是一个名为乔伊的傲慢女孩。她后来将名字改为赫尔珈,她的母亲霍普韦尔太太认为这是她可以想像到的最丑陋的名字。乔伊拥有哲学博士学位并自称是无神论者。乔伊在两三岁时的一次事故中失去了一条腿。她似乎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然而,一个名为曼利·波恩特的圣经推销员,凭借着其看似真挚诚恳的表现获得了她的芳心。这个事实上虚伪和邪恶的人骗取了乔伊的信任,最后偷走了她的木腿。曼利深深地伤害了乔伊。他打击了自以为是虚无主义者的乔伊。
广义上讲,反讽是一种修辞手段或文学技巧。反讽也可以指前后不协调或截然相反的事件,也就是说由于某种因素的存在,事件的本身结果与读者所期待的十分不一致。在反讽中存在着表面和事实之间的对比或反差。该术语可进一步定义被分为几类: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及戏剧反讽。在这个故事中,奥康纳采用了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在下文中,将对这两种反讽的具体运用及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言语反语
言语反讽是指说话者所表达的实际意思与其说话内容所表达的表面意思截然不同。一个具有反讽意味的表述通常包含着一种明确的态度或评价,但是如果把这个表述放在从整个言语环境来看的话,说话者却意欲表达一种十分不同的且往往相反的一种态度或评价。通俗地讲,言语反讽就是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在这个故事中,言语反讽的运用有助于用来帮助描绘出“变形”的人—四个貌似精明的人。他们借用异常的举止行为满足其空虚无助的心灵。小说的标题就是极具反讽的意味的。“善良的乡下人”是真的是真善良的乡下人吗?他们是真的善良吗?通过对小说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读者所期望的和文中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标题《善良的乡下人》奠定了整个短篇小说在言语层面的反讽基调。一般意义上,善良的乡下人本应该是指那些善良,真诚,纯朴,憨厚的人。总之,只有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乡下人才能被成为善良的乡下人。在故事中,总共有两个乡下人,即弗里曼太太和曼利。然而,他们两个都称不上是善良的乡下人。虽然霍普韦尔太太始终把弗里曼太太看作是善良的乡下人,但是事实上她八卦,卑鄙及虚伪。她还喜欢讲闲话。“她什么都要管” 以及 “要是事情还没了结,她却没到场的话,那她一定是已经烟气了。一点儿不夸张。你的什么她都要知道。”弗里曼太太对乔伊的假腿有着特别的兴趣。当霍普韦尔太太给她讲乔伊儿时狩猎事故的细节时,“弗雷曼太太把它当成一小时以前刚发生的新鲜事,不管什么时候都愿意再听一遍。”除了好奇,她对别人的痛苦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之心。弗里曼太太是一个心理畸形的人。她对于“神秘的传染病啦,外表看不出来的残疾啦,孩子受到的骚扰啦”都有种特别的喜好。至于疾病,她喜欢“慢性的或无法治愈的”。 另一个乡下人曼利,也被霍普维尔太太看作是善良的乡下人。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比弗里曼太太心理更加畸形的魔鬼。他是一个来自乡下的圣经推销员,所以他轻松地赢得了霍普韦尔太太的同情和信任。他假装成一个真诚和善良的乡下人。在他看似无辜的面具下,读者可以看见他世俗和狡诈的本质。当曼利与霍普韦尔太太说话时,他知道他什么时候应该假装“一脸疑惑”,也知道什么时候给霍普韦尔太太一个“非常严肃的表情”。除此此外,曼利利用了乔伊的天真无知,哄骗她与其发生性关系。如果弗里曼太太被看作是一个心理异常的人的话,那么曼利便可以被称为变态。他也对看不见的畸形的人或物情有独钟。他不仅偷走了乔伊的假腿,他还曾经骗走了一个女人的玻璃假眼。甚至最终他的名字也被证明是假的。在他留下乔伊独自一人离开之前,他说,“别以为你能抓住我,因为我不姓波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