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背景
《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吕远作曲,许敏歧作词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创作民歌。吕远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在吕远先生五十多年的专业创作生涯中,约贡献出一千多首歌曲,约一百部歌剧、舞台剧和影视片的音乐,曾被贺敬之称赞为“人民音乐家”。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也是一位词人,他创作的作品词曲结合贴切人心,这和他既谱曲又写词有很大的关系。他对民间音乐和地域特色都比较熟悉,他的作品从民歌到曲艺,从东北到西北,互相融会贯通,广泛吸取各地特色,旋律动人又抒情,有丰富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直指人心,贴近人民生活,这样的作品无疑更能打动人心灵的最深处。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大致可将他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这一时期是1963年之前的创作阶段,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他的创作大都接近农民生活,吕远先生曾经表示,“参加群众运动,再加上土改,所以你会觉得民族的东西还是有他自身的美”,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很注重发现农民生活中的质朴的美,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贴近农民的生活,也更贴近人民的心灵。在他调到海军以后,也就是说1963年到1978年这段时间,他的创作开始更多的出现部队歌曲,题材和内容更多的接近军队生活和士兵生活,显然这跟作曲家的生活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至今的时期,这段时间的创作主要反映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这也离不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变。《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从歌曲内容上看显然是第一阶段的作品,这首作品最初的设想是基于歌颂水利建设,在这样的构想和思路下又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各种因素,形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在1959年那几年中,吕远曾到各地进行民族民间的实地采风,并且学习了山东梆子、河南豫剧、京剧、秦腔等,汲取各个地方的民族特色各地民族音乐的精髓,在这期间,他曾经多次去过内蒙,基于当地地方民俗的灵感创作了《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通过“兴安岭”来对内蒙地区进行歌颂赞扬,在创作中加入了蒙古长调的风格。而在此创作期间,他又经过黄土高陂,在黄土高原那样雄伟浑厚的景象中,作曲家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再加上当地民歌的那种淳朴、热情更加吸引了他,这种情绪大可以激发作曲家的灵感,而当他正读到许敏歧也就是《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的词作者发表的诗歌时,加以当时情绪的感染,就产生了不可遏止的创作灵感。
《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这个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聚焦点都是表现黄土高原上的劳动人民投身在水利建设和热情,并且表现除了丰富质朴的民族民俗风格,这恰恰符合了吕远创作的初衷和方向,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这个作品在民族音乐的长河中依然留存至今并广为传唱。此外,这个作品另一个需要指出的是它的词作者许敏歧,许敏歧的散文诗以荒原为核心的景象,这其中除了我们能解读到的背景和人文,还有他对生活、生命、文化的思考与沉淀,所以带着这样的情怀写出来的诗一定更有韵律和人情味。
二、曲式结构分析
《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这个作品不管是从旋律、内容、歌词都充满了浓重的乡土气息,旋律声腔和方言的特性都突出表现了这一点,中国的民族音乐不同与西方的音乐,它的旋律清晰且感情色彩浓重,旋律和歌词都为民族音乐的民族地域性服务,突出表现地方民俗和人文特点,地域和地域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没有很严格的一致性,但共同的点是都表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人文特点。
这个作品大致为三部曲式,整体节奏由慢逐渐转快。首先,第一小节可以看出来是钢琴伴奏是自由的散拍子,以抒情为主。歌曲的A部分(1-15小节)是悠长的慢板,由两段歌词组成,分别描写了青杨、毛驴儿、柳树、羊羔等的景象,其中“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两次出现,表现出题,旋律优美,节奏自由。歌曲的B部分(16-31小节)逐渐转为快板,节奏欢快,热情洋溢,“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的主题再次出现,但是节奏和旋律给人的感觉较A段有了明显的对比,歌词描写的大都是静态的景象,突出的是人热情、欢快的情绪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景象,朴实且贴近人民生活。C部分(32-60小节)是歌曲的最后一段,实际在演唱中,从第30小节是由快到慢的过度,要求演唱者减慢,不仅是节奏和速度的体现,更是情感的突出和情绪的高涨,从第34小节开始恢复B段的速度,但速度应快慢适中,有明显的对比,情感上和旋律上都表现出层次感和递进的感觉,歌曲的最后速度逐渐变慢,以抒情为主结束在主和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