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街区的孩子们》里体现了浓重的阿拉伯家族文化,特别是父权主宰文化,无论是在家庭私人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父亲都居于主要权力地位。但
父亲的至高无上地位是建立在对女性的压迫之上的,使女性成为父权文化的牺牲者。书中的杰巴拉维是街区的主人,专制的父亲,在家里家外都有绝对的权威。街区的女人都被限制在家里,要么是精明
的家庭主妇形象,要么是祸端。
关键词:家族文化,父权主宰,两性关系
中图分类号:G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家族文化的概念广泛而复杂,一般指以家庭的存在与活动为基础,以家族的认同和强化为特征,注重家族延续与和谐并强调个人服从整体的文化系统。家族文化通常包括家族的结构、功能、伦理、观念
、心理、精神和礼俗等层面。阿拉伯家族文化的内涵包括很多方面。在《我们街区的孩子们》这本书中主要体现了浓重的父权主宰文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两性关系的不平等。
父权主宰源于父权制。从理论上讲,父权制这个概念最初源于社会学,它意味着“一种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父亲就是家长。”①狭义上讲,父权制指父亲为一家之主,继嗣和家庭关系皆是通
过父亲来确定的一种社会组织;广义上讲,父权制是指父亲居主要权力位置的一种社会。英国人类学家梅因指出:在现代法律制度化之前,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而家庭本质上普遍是父权制的,“在家
庭当中,年龄最大的男性家长,也就是最老的长者,是至高无上的。他的统治扩展到了生与死,无条件的加在他的孩子和家人身上,就像加在他的奴隶身上一样。”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
会》中,则把父权制看作为传统的支配形式:家庭里主人对属下(妻子、儿童及仆人)的个人权利。女性是依赖性的:因为正常情况下的男性在体力和智力上具有优势。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
的起源》(1884年)一书中,主张把资本主义经济下的一夫一妻制关系看作是男性压迫的一种形式。一夫一妻婚姻和现代核心家庭女性的从属地位与私有财产和阶级不平等的出现与发展相对应。而从母
权制到父权制的转变,是“女性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②但恩格斯对父权制的阶级分析至今仍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的基础,尤其是下面几段话:“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
同个体婚姻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总之,梅因、韦伯和恩格斯都是用父亲的家庭权威来描述男性统治的形式。这种父权主宰的共同点是:(1)在私人的家庭领域内,男性借助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