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媒体和个人直播平台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在媒体融合语境下,电视主持人更应有危机意识,要从不同年龄段的受众角度思考问题,增强融合意识善用新媒体平台,扩大节目参与度增强互动性,运用平等视角提高亲和力,调整内容结构和语言节奏适应碎片化传播,把握受众心理,实现传播目的。
关键词 媒体融合;电视;主持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受新媒体的冲击日趋严重。与广播媒体依靠移动收听市场实现枯木逢春相比,电视媒体却在经受着开机率持续低迷,广告承载不断下跌的剧痛,传统电视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与管理层融合发展的紧迫感相比,不少电视主持人的危机意识似乎并不太强烈。有人仍沉浸在巨大的优越感之中,或对节目创新袖手旁观任听编导摆布;或对转型变革置身事外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对于媒体融合的认识浅薄,顽固的坚持所谓电视播音主持的“固有”规律。作为媒体“脸面”和标志的主持人,一旦出现了这些问题,必将会影响到整个台转型发展的进程。
如何实现传统电视主持人的转型发展,走好主持人的媒体融合之路呢?本文将探寻问题的根源并找寻对策。
1 当前电视播音主持工作存的问题分析
现代传播学中,关于主持人和主播的概念,与我们在工作实际中播音员主持人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过去在电视媒体一家独大的年代,这种差别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新媒体特别是个人直播平台的冲击下,这种差别被暴露出来。
1)节目组织方式落后。在不少的广电台,节目组织形式仍然是“编导中心制”。主持人或多或少是徒有虚名。播而不主,演而不持!习惯做编导手中的一枚棋子,字正腔圆地演好“主持人”这个角色而已。
这种组织方式,导致主持人的参与度不深,无法按照个性化的要求突出播讲者本身的魅力。反观新媒体平台中的主播,基本上是一人或几人包打天下。自己是节目的主人,节目个性化色彩十足,极具区别化营销的卖点。
2)单向传播,距离感强。许多播音员主持人,曾接受了良好的专业训练,气息扎实、声音圆润、字正腔圆、技巧娴熟。不少人的“对象感”的调动也很到位。但在电视媒体一家独大、以单向传播为主的年代,恰恰是这种“一对众”的对象感直接拉开了播讲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而反观新媒体平台中的主播们,他们往往以闺中密友,铁磁哥们儿的身份,用“一对一”的对象感进行沟通,消弭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同时新媒体主播还开通留言、弹幕、送礼等渠道,打破单向传播的壁垒,形成了双向沟通,让传播变成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