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现有师资的综合素质也亟待提高。该地区英语教师队伍总体存在这些问题:教师学历达标率低;教学理念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方法陈旧、缺少创新,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较差;部分教师不安心在偏远地区任教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学历水平。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学历结构差距较大,而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相对更低。
因此,要鼓励教师进修,多方筹措经费为其提供便利的进修条件;要依靠教师职后教育来提高他们的学历结构;要常请专家和发达地区的教师来举办学术讲座和示范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的业务发展。其次,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加大对英语的要求,英语教育的发展须适应新形势。因此教师的观念要与时俱进,教学方式和手段要改革创新,教学中要多法结合,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再有,要想方设法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形成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尽力提高待遇,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二)激发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兴趣和动力在英语教学中总是第一位的。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去培养他们自觉求取博学的动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树立自信心。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的积极正确引导,需要教师的教学艺术。因此,教师要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更需培养和保持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多数学生不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动机,故兴趣不大,动力不足学生很难坚持下来。为此,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和使命。须做到:首先,注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英语教学是一种师生的合作,成功的合作建立在教师“爱的教育”基础上。一旦爱的教育能有效实施,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继而“亲其师,信其道”。其次,重视入门教育,抓好基础阶段的学习。入门阶段的英语教学注重语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随后逐步增加词汇、语法等相关内容,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最终目的。学校要选择英语语音条件好的教师承担英语入门教育,教学方法要形式多样。再有,教学中融知识性、文化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大量使用任务型和主题型教学法来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真正主体。最后,开展内容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语言环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也因此受到影响开展有教师指导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一定程度弥补该不足,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例如,课外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当地民族旅游资源,设计情景让学生用英语来介绍他们的身边景、身边人和身边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极力解决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困阻英语学习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本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等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迁移作用。这无疑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度。
针对这些迁移因素,要及时找到解决办法,才能快速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果。
首先,找出民族语言和英语的语音异同,对比教学。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先决条件,学得好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任何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都以其特定的声母和韵母形成独特发音。其语音中除有音素外,还有重音、语调等超音段成分。为让民族学生更容易掌握英语的语音,对比是很有效的方法。例如,有教师就把仫佬语中的词尾塞音、鼻音与英语的爆破音、鼻音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所在,通过对比,仫佬族学生就能很快学好英语的这两种音。其次,翻越文化语境阻隔,克服文化心理障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语境给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确造成很大困难。界于文化语境包括了某个民族所有的文化内涵,加之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流长,存在着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方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表征。当民族文化观念折射在少数民族学生身上时,所表现出的文化心理多为封闭、保守和传统。
具体产生的心理特征包括羞涩和自卑。因此,要引导学生正视这些阻隔和障碍,让他们了解文化差异给英语学习带来的不便,采取更切实际的教学方法,鼓起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最后,分析思维方式的差异,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的水平。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语言不仅在表达思想时是必要的,而且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_8J3∞但由于语言的不同,思维的方式也产生了差异。要学英语,就要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和进行表达。例如,对待赞扬的态度,中国人以谦虚为荣,西方人则比较实际。同样,在进行英汉互译时,不能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译句必须按英语的思维方式调整结构。因此,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调节文化观念,转换思维方式,进行有效交际。
(四)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在任何阶段都要培养学生听、说、读、译五项技能。听和说的技能被列在其首,可见具备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但听说能力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好英语的“瓶颈”。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首先,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关键在于打下扎实的英语语音基础。语音是语言第一要素,学生的正确发音有助于听力理解。因此,要通过正确教授学生英语国际音标来规范他们的英语发音,继而强调语音中的连读、弱读、失爆、鼻腔共鸣等发音技巧的训练。同时,明确意群现象在口头表述中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通过从短句到长句和难句的意群运用来加强学生的语言意识和敏感性。学生的语音基础一旦打好,听说能力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