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教育的角度看人文素养的培养,我认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二是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情怀包括人对某一地区、群体、文化现象等产生的情感,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参加节庆活动等,都可以培养人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的特点是“丰盈的感性”,需要进行现场观察、触摸、玩耍、感受,从感官上留下深刻印象。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是提高其人文素养的前提,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人文精神的涵养是第二步。“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美术课程的目标之一,在实践中却经常被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只靠说教,尤其对中小学生而言,也应从感性入手。人文情怀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渗透的。
对于人文精神,中西方的理解有所不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两办文件”)中对中国人文精神的表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这是对中国人文精神精辟的概括,它包含了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美术教育是涵养学生人文精神一条重要的途径。学生通过欣赏经典美术作品了解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通过美术创作表达对自然、社会、艺术以及自我的认识。这对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
我们必须认识到,美术教学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央关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指示,以及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带给我们美术教学上的新追求。它包括以下幾个方面:
1.把“两个素养”作为终极目标
“两个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造福所有人的教育工程。一个学生长大成人,无论是否从事艺术相关职业,都应当具有公民必备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美术属于人文学科,注重精神而非技能的培养。周国平曾指出:美育应该是对灵魂的教育,目标是实现灵魂的价值。美育限于技能,是“舍本求末”。[1]不过,美术学科有必要通过“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审美心理的建构,帮助他们理解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从而实现“两个素养”的教育目标。普通高中新课标的颁布,在谈到美术课程人文性的同时,又谈到了“工具性”,它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领会。
2.从培养学生的“乡愁”和“我们的节日”做起
家乡是学生认识世界的起点,家乡的一草一木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人文元素:房屋、饭食、节庆、民俗……细微的体验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美国文化学者Barbara Roqoff指出,正像鱼儿认识不到水的存在一样,儿童正是从家庭和学校制度中体验到了文化。[2]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从家乡和学校的生活开始。
“两办文件”提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这也为美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视角。与单纯让学生画节日的记忆画相比,在绘画的同时认识节日的文化内涵,显然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3.了解中外美术史
美术史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美术与历史、经济、民族、时代、宗教、民俗等各个领域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了解多元文化,对他们的艺术创作也很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