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视音乐可剪辑的特点。
电视音乐是可以充分发挥编导的创造性进行自由剪辑的。“自由”是指编导可以打破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作品的限制,将音乐巧妙地“嫁接”在一起;同时,“自由”又必须有所依据,服务于一个中心思想,而不是无目的的拼凑。有了中心,有了想法的剪辑就象我们评价散文一样,是“形散而神不散”。
我在为《伟大实践廿年》配乐时,选用的音乐不下20段,其中有古典民乐《宫廷乐舞》,有织体较厚的室内乐、有现代派的外国音乐作品、有革命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当代歌曲《走进新时代》,以及这些歌曲的变体。从调式上讲有大调式、有小调试;有西洋调式,又民族调式。怎样才能使“曲儿多调不杂”呢?那就是服务于一个中心,“形散而神不散”。片子展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全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精神思想带来的变化。我们音乐的基调就定在了讴歌与向往,音乐开阔、坚定,旋律阳刚,大调式较多,使电视片的主题在音乐的衬托下羽翼丰满,富有神彩。
三、电视音乐兼容并蓄的结构特征。
<a>电视音乐、解说、音响同属于电视艺术中的声音元素。电视音乐与解说、音响又有着极强的溶合性,如果结合得好,可以达到“珠联碧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伟大实践廿年》中,有一段文字由女播音员担任,大意是三中全会为一些冤假错案平了反,许多同志得以重见天日。我选用的音乐是一首由乐队演奏的乐曲,织体由厚重到纤细,
最后由几把提琴渐弱处理,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使观众的心理轻松畅快,如同长舒了一口气一般。再加上播音员前期录解说时就预感到了这里后期要配乐,所以将这段文字读得很美,很有诗意,与后期音乐水乳交融,天衣无缝。
说些题外话,为部里做配乐,时常会听出来有些播音员的声音或甜美或老成持重与后期音乐编辑选定的音乐相“溶”;而有些播音员的声音不带“情”,虽然也是口齿伶俐,音调高昂,却很难找到与他们的声音相“溶”的音乐。音乐编辑后期千挑万选,换了好多首曲目,但仍感觉解说与音乐是“两张皮”。
在解说词比较密集处,音乐可以在背景处小音量地托着解说词走,在解说的空档,音乐可以渐强,表现一下,填充一下时间的空白。这样“此长彼消”,有起有落,错落有致。
<b>可以说“言表意,乐表情,响表真”,音乐与音响相结合,可以增强电视片的真实感。
在谭鲁民的片子《火车与汽车的赛跑》中,有一个远景,火车鸣笛,切至中景,火车车体在运动,切至特写,转动的车轮。在这里我保留了火车的汽笛长鸣“呜──”声音消失后,音乐起,选用的音乐是富有动感的,节奏感强的音乐,密集的节奏型,就像是车轮飞转发出的声音,节奏型始终保持不变,旋律飘浮在节奏型的上方进行,真实又有动感。
还有由田一农拍的一个农村题材的片子。画面是由一个小溪流水,边摇边拉开,展现出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我选用的音乐是清越抒缓的竹笛声。先是保留了小溪流水的同期音响,叠加上竹笛声──竹笛声渐强、流水声渐弱──流水声消失──竹笛声中,男播音员浑厚的声音起“这是一个……的故事。”
竹笛声音演奏的乐曲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农民们喜爱的乐器
不就是竹笛、二胡、锁呐等等的吗?在村旁小河边响起了悠扬的笛声总比在村旁小河边响起了高雅的小提琴声更自然、真实吧,符合人们欣赏时的心理活动,符合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水声与笛声叠加,平添了一份真实,感觉那清脆甜美的笛声是从咱农民心里淌出来的一样,为片子增添了美感。
康德说过“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电视音乐的这些结构特殊性是同志们在工作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这些结构特性,也只有与电视艺术相结合才能成为美的载体,美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