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减小抛射角
乒乓球运动属于抛射体运动,因而遵循抛射体力学的原理来解决打出距离的长短也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 正胶运动员,制造旋转来缩短打出距离受到一定的限制,故要特别注重从抛射角上去打窍门。
当击球角度为仰角时,在同一角度内,击球力量越大,打出距离越长。所以,为缩短打出距离,当力量增 大时,则要相应的减小抛射角,反之亦然。
当击球角度为俯角时,力量对打出距离的影响大大减小。如某一俯角固定时,击球力量的加大只能使球沿 着这一角度所指向的对方台面着台点成直线运行,而不会因球力量的加大使打出距离加长,导致球飞出界外。 由此推理,击球时尽可能选取到最高点抬高手位等,争取到俯角发射,高原球速对打出距离的影响将可以降低 到最低点,这是特别值得重视的。
3.1.4 加快完成动作的速度
在高原,由于下旋球的前进力小,故它在飞行速度上产生的变化非常细微。而上旋球却与平原差距较大。 这样运动中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跑位差,即打下旋球时与平原站位相等,一变上旋,便要立即退到平原攻上旋 球的位置之后的高原击球位置上去。如此大幅度的位置调节在快速的乒乓球运动中常常是力所难及的;另外, 对方突然来球的力量不定,也难以判断出应退出的准确距离。这时如果还要保证平原所要求的那种击球力量和 动作幅度,势必在挥臂速度上要超过平原运动员。即在时间相应短的情况下,保质保量的完成平原比赛所需要 的动作和发力。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加快身体各方面的反应(包括超前反应),以及加强加速动作完成的身 体各部位的协作能力,方可实现这种高摆速的完成动作的设想。这一方法的采用,既可弥补大幅度位置上下不 接的缺陷,又可保证技术质量。从大脑皮质兴奋性看,兴奋的时间虽然缩短了,但兴奋的强度则大大提高了。 如果形成这种高速度完成正常动作幅度的发力和动力定型,那么在平原比赛中,高原运动员将显示出比平原运 动员更好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
3.1.5 缩小动作、减轻力量
前面已谈了许多有关缩小动作、减轻力量所带来的危害,这里为何又要提到它呢?是因为前面所指的小动 作、减轻力量,是在还未认识到它所带来的危害性之前,自然和不自然的在高原训练中无限的使用它,所以是 必须克服的。但是缩小动作,可缩短打出距离,仍然是决定运动员摆速和命中率的较重要因素,即使在平原, 当来球过快过难时,大幅度的挥臂来不及,也得采取此两种办法,何况在高原球速加快的条件下,尽管采取了 各种措施,但超出机体反应,力所难及的球仍然还会比平原多。所以,这两点的正确使用,虽然被动的成份较 大,但也是高原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够在训练中对各项技术的发挥起到不可缺少的衔接作用。
3.1.6 加强直横拍选手中近台两面攻能力
由于退台和球速影响,运动员的照顾面积将随之增大,这时如果我们还保持其单面攻、反手推、拨的打法 ,由于位置偏中近台,推拨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应。所以必须加强其反手中近台进攻的能力,方可增大照顾面 积,保持其力量速度和连续进攻的威力。
3.2 狠抓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的训练
随球速的加快,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抓好专项素质又要抓好以下两点:
3.2.1 首先要抓好一般素质,才能有专项转移的基础, 因为高原训练的特殊性要求运动员的一般素质和 专项素质必须要超过平原运动员,所以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适应高原训练特殊需要的身 体计划和方法来,才能使高原运动员的一般素质显著超过平原运动员,并使它有效地转移到专项训练中去。
3.2.2 在专项训练中要特别注重那些以前在高原训练中一直很难实现的,而在平原训练中也是高质量、 高难度的训练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有机体的刺激最大,最容易提高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与高原训练相适应的各 种机能,同时它还可以使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最大限度的转移,而这些要求一旦实现,高原运动员的跑动 速度和范围将大于平原运动员,而表现出最优秀的步法来。
4 结论
采用高原训练法后,从理论上预测,将使高原球速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从不利甚多变有利甚多。如高原 空气密度小,将使有机体对氧的利用率高于平原,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球速快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有利于 加强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摆速,加强旋转,加强机体的各种快速反应和协作能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运动技 能;加大跑动速度和范围,促使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的各项指标超过平原运动员。这样既解决了高原训练 的某些难题,以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本地训练中进展缓慢的难点,打开了理想的大门。
(本文系参加1995年中国首届国际高原训练研讨会论文)
参考文献
1 乒乓球,
体育院系通用
教材.1992年出版
2 高原训练乒乓球特点.乒乓信息.中国乒乓球协会,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