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水墨教学中,孩子出于本能,喜欢把画面涂满,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提醒,留出一些空白。我常跟孩子们讲:一定要留一点“呼吸”的地方,不要全“堵”死了,不然还怎么“喘气”?
无画处皆成妙境。留白的训练重在开发孩子对“境”的想象,引导孩子能及时“停”下来,观照空白带给我们的想象和思考。
其六 颜色的感受
我:黑衣服给你什么感觉?
孩子:甜蜜、城堡、花、美梦……
我:这件白色的呢?
孩子:山羊、干净、舒服、无聊、空荡、像一本书……
孩子们描述的“空荡”和“像一本书”的感受着实让我震惊,其中蕴含着何等天然的艺术灵性啊。好的作品是带着“温度”的,从内心传递出来,非技术所能代替。好的技术、独特的形式,都需要注入情感才有意义。
其七 胸无成竹
既要画造型,又要不执着于造型,保持线本身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孩子用“没有目的”的态度来体味过程本身,是专注的体味,不关心结果,而在乎当下是否将心灵与纸对应起来。我最害怕的是“胸有成竹”的孩子,拿起笔就是一个模式化的造型。我希望看到的是“胸无成竹”,不要去画想好了的东西,而去画不可知的东西。这并不是故弄玄虚,你将为自己画出的东西而惊叹——这就是你潜在的一面,是隐藏的过去,也是感召的未来。
其八 势
面对画面,如同面对天地四方,驰骋周游,经营架构。小孩子往往敢于肆意涂画,气势也自在其中。大些的孩子反而有更多顾虑,因为怕画“坏”而畏手畏脚。古人有云:剑气伤人,意到笔先。整个画面要像一个“场”,要想把气“打”出去,笔就要“松开”,将力量“送”出去,让它们冲出画面,舒展心中浩然之气。
其九 自我认知
我想要引导孩子回归“感觉”,没有“感觉”,一切都无从下手。如何去“感觉”呢?首先要回到自己身上来,回到自己的眼睛里,自己的心里。不是其他人的,不是老师的,不是父母的,更不是课本上的,不是社会上流行的,而是你自己的,你内心需要的,这很重要。
回到自己,要先让自己“松”下来。深深地吸气呼气,让整个身体放松下来,感受自己的背,自己的胳膊、手臂、手指,让它们从精神的控制中解脱出来。笔也要绵绵地握在手中,不要着急去达到某种目的,而是去“放弃”,沉浸在过程中,而“结果”往往令人惊喜。
其十 传统
我喜欢孩子那种纯净的状态,越小的孩子越是与外界“融为一体”地,他们感应外界的方式是全身感官的进入。
早起,看到一些老人练太极,简单而重复的动作,慢慢缓缓的,暗含大道,推、开、转、立、蹲、扭、反,像极了引导孩子画画的方式,里面含有中国人自古而来的大智慧,我认为这便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