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功能空间。如“半间房”,根据居住主体的实际需要,在居住空间内分割出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的地方,加以改造,变成可供休憩和放松的“半间房”,这一小空间可以用作独立安静的读书角落或者便于客人留宿的小卧室,灵活地分割了室内空间,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空间的视觉效果。
2.模糊功能。区别于传统住宅房间的功能划分,现代小型住宅设计需要根据家具和空间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习惯等将其进行再组合和空间变换,增强空间的流动性,模糊既定的住宅使用功能,使住宅内的资源被最大限度的利用。 3.空间复合。通过在同一面积上的功能叠加的方法,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
(三)细节的精细化设计
小户型住宅对细节的精细化设计也是更好利用空间的有效手段。重视细节精细化设计能更好地提高住宅的实用性、人性化和舒适度。具体体现在对储藏空间的细分、飘窗的有效利用、软隔断及材料的运用等方面。

1.储藏空间。居住主体喜欢的休闲方式之一是外出旅行,收藏各地的特色艺术品,这就要求设计师对储藏空间必须细分,收纳的空间既有储藏功能又有展示功能,才能满足居住主体的需要。为了实现整洁干净,小户型住宅对储藏的要求更高,应充分利用可能的零碎角落设置储藏空间。
2.材质的运用。为了扩大小空间的视觉效果,室内分隔尽量不采用实墙分隔,可以利用软隔断,即帷幔,珠帘等,使空间既通透又有区分。还可以运用玻璃、镜面等材质装饰墙面和天花,利用视错觉使空间扩展延续。
3.飘窗的利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多带有飘窗的设计,小户型住宅设计必须物尽其用,可以把飘窗设计成读书一角或者会客品茗的地方,有效利用飘窗的视觉观景优势,塑造极佳的休闲场所。
(四)适应性、灵活性、可变性
不同时期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的组成不同,对空间的需求也不同,传统住宅设计只能靠居住者换房来解决。为了适应居住主体不断变化的居住需求,小户型住宅设计可以通过多功能、可组合家具或者软装饰来实现。具有较强适应性、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小户型住宅设计能为居住主体进行空间改造和功能布局变动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1.多功能家具的应用。小户型住宅由于其空间面积的限制,使用者对家具的要求是必须满足使用功能和节约空间。多功能家具能够满足一物多用的要求因而大受欢迎。如沙发床,“半间房”放置沙发床,房间平常作为书房使用时是沙发,当有客人留宿的时候,房间变为客卧,沙发变为床,满足两种不同用途。另外还有折叠式家具、伸缩式家具,如收纳柜柜门折叠收纳床,备餐台附带折叠餐桌,地面抬高做榻榻米设计内藏伸缩式桌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