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罗斯科是现代艺术史中一位非常杰出的艺术家。他的早期艺术受原始艺术、希腊神话以及宗教悲剧等传统题材的影响,作品带有显著的超现实主义色彩。五十年代以后他创造了一种与其他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他的这种极富个性的、情绪性的抽象绘画奠定了他不可撼动的大师地位。
关键词:马克·罗斯科;色域绘画;抽象表现主义
马克·罗斯科说过“只要一个画家画得好,他画什么都无关紧要。好作品是纯粹的,它与任何东西都无关。”他作画的目标是走出绘画,脱离绘画的束缚,用画面去触碰灵魂最深处的那份纯粹。他不愿意别人从技术层面去关注他,自己更是拒绝与人讨论他的技术,同时他还对被人看作是一个色彩画家大为不满。罗斯科真心希望观众能透过画布看到他作品里的悲剧色彩,因此用“灵魂”画家去概括罗斯科的艺术最为贴切。
只有对马克·罗斯科的生平有了基本的了解才能真正理解他作品的思想内涵,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年9月25日出生在沙俄时代的拉脱维拉,这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犹太家庭,他是四个孩子中最小的,在他十岁时全家移民美国俄勒冈。不幸的是父亲不久病故,年少的罗斯科不得不卖报补贴学费。后来他进入耶鲁大学学习,不过大三时突然辍学,直到次年才又去了纽约大学学生协会学习美术,同时兼职在附近百老汇做灯光师、制作舞台背景,有时也在剧院扮演一些小角色。
1929年罗斯科在布鲁克林中央美术学院做了兼职教师,次年他与爱迪丝步入婚姻。妻子爱迪丝在从事的首饰设计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不过她对于罗斯科的那些艺术家朋友和他们的作品却不以为然,经常说一些冒犯的话,这让罗斯科大为关火。罗斯科鄙视实用美术、对流行文化不屑一顾的缘由可能就来源于此。
罗斯科三十年的作品造型带有故意的夸张变形,显然受到了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这一时期他结识了德·库宁、阿西尔·高尔基、杰克逊·波洛克等艺术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最为著名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1938年罗斯科加入美国国籍,此后一段时间里他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开始符号化,出现了抽象表现主义的征兆。《水中戏》便是这一时期典型代表。罗斯科在二战期间与第一任妻子离异,很快再婚,娶了玛丽·艾丽斯,这是一位儿童书籍插图画家。1945年罗斯科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过一次获得业界好评的个展,不过他还是不断尝试新的绘画风格。他开始放弃既有的造型习惯,画面中出现了巨大的矩形,边缘模模糊、朦胧柔和、色彩重叠,悬浮在画布上,这已经是他鼎盛时期的风格特征了。
罗斯科的性格固执,为人处事僵硬执拗,由于与同事关系紧张在1954年不得不辞去布鲁克林学院的教师工作。他与艺术同行也难以相处,他就曾宣称是他本人教会了纽曼“怎样去画画”,这当然极大地损害了他与纽曼之间的友谊。同样他与波洛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张。罗斯科甚至将惠特尼博物馆称为“废品店”,断然拒绝将自己的两幅作品出售给这个重要的艺术博物馆。1958年罗斯科被选为威尼斯国际博览会美国团的代表,不过不多久他患了严重的抑郁症,越发消沉而神经敏感。他时常彻夜不眠,孤独地作画,作品完成前绝不示人,他这种宗教祭典似的作画方式成就了他深邃而神秘的“灵魂”绘画。1961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罗斯科在这里的这个个展惊动了肯尼迪总统前来捧场,他迎来了艺术事业的巅峰。
很难讲是罗斯科性格的偏执造成了他一生的坎坷还是坎坷的一生塑造了他性格的缺陷。不久,波普艺术粉墨登场,抽象表现主义失去了昔日的光环,另外罗斯科极不善于处理婚姻关系以致与妻子关系每况愈下,这些都促使原本就有抑郁症的他情绪更加恶化,酒精与精神上的双重影响让艺术家的健康状况愈来愈恶劣。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罗斯科独自搬到画室生活。他原本朋友就不多,仅有的一些朋友一个个自杀或者暴毙而亡,在他最后的岁月里更是生活在孤独与自闭中。终于,1970年2月25日,他以割腕的方式在工作室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在艺术史或艺术批评的论述中,惯常将罗斯科的绘画称为色域绘画或色彩抽象绘画,尽管色域绘画囊括在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范畴,但罗斯科的艺术风格与波洛克或纽曼等人截然不同。他的作品不管是早期的《地铁》还是成熟时期的作品,都极富个性、有着厚重的精神内涵。由于他犹太裔身份以及对犹太-基督教思想的敬仰,使得它的作品笼罩着浓郁的宗教神秘感。他的抽象作品是情绪化的,看似简单的矩形色块是对形状、面积、尺度、深度、色彩等等因素考量后的结果,视觉感官与精神世界的贯通在作品里得以实现。罗斯科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悲极而泣的事实表明,我的确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就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的同样的宗教体验。如果你只是被画上的色彩关系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艺术的核心。”正因为如此,罗斯科反对将他的作品进行风格的归类,更不愿意被人看做色彩画家。
《蓝色中的白色和绿色》是罗斯科一件重要的代表作。白色与绿色的矩形色块并置在蓝色的底子上,稀薄的颜料渗透融合,使得矩形的边界模糊柔和,似乎两块有生命的形体慢慢从蓝色的背景里升腾而起。你能从中体验到某种节奏与韵律,还有某种温情的东西流淌在你的心底,舒缓且深邃,直指人心。在这些情感体验的背后仿佛还有种神秘的悲剧性的东西油然而生,再加上那扑面而来的巨大尺幅绝对让观众的内心受到难以言表的震撼。
罗斯科说过他要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今天西方文明的根。他认为尽管现代社会渐行渐远,但人的内心体验却从未离开传统,所以要想表现精神内涵务必回归希腊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古希腊文明里的悲剧意识。他的这种文化观念也不断进化,为了让情绪、思想表达更为清晰,他将一切与观念不相干的东西统统去掉,最后发展出了一种全黑的画面,似乎此时的罗斯科才真正找到了与之悲剧意识全然吻合的形式。
罗斯科的艺术深刻而晦涩。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杰姆斯.B·布鲁斯林(Jemese.B.Breslin)的《罗斯科传》和罗斯科的理论著作《艺术哲学:艺术家的真实》的出版才让世人重新去审视这位杰出的艺术家,确立了罗斯科的大师地位。今天,他的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他名字命名的罗斯科教堂(ROTHKO CHAMPEL)也正成为关心自由与社会公正的人们热切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