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类型的人口流动在一县内也同样存在。如盐山县杨集公社崔刘杨村,据崔氏家谱载:崔氏五世祖与刘氏一家由盐山县城北崔家园迁此立村,以其姓氏取名为崔刘庄,后又有杨氏由杨呈赵迁此定居,遂改称崔刘杨③。杨集公社驻地在盐山县县城东南偏北22.5里处,而崔刘杨又在杨集公社驻地东北偏北5公里处,新立村与迁出村落崔家园的直线距离近20里,行政上也不可能受原来村落管辖。因此,这类村落和甘布尔所说的“卫星聚落”不同,甘布尔所说的“卫星聚落”(settlement satellite),主要是由于受空间的限制,部分村民迁出村落的核心部分,在原来村庄的边缘形成新的聚落,这些新形成的聚落在政治和经济组织上仍然是原来村落的一部分④。
但是,不是说这类村落不受迁出村落管理就是完全独立的,这些新立村落并不能游离于国家基层管理组织之外,据嘉靖《获鹿县志》:“有远乡附籍或寄庄壻户不肯人甲,初时俱开作畸零户者,夫甲首积多又当并聚为里分矣,畸零户积又当分列为甲有矣。”⑤从获鹿县的事例中,可见明代的流动人口被归人到附近的里社中,由于许多人不愿人甲,被当作畸零户处理。
另外一种管理形式是代管,当这种移民聚落形成以后,由于规模较小,常常由附近较大村落代管,新河县尧李庄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尧李庄始建于明代,具体年代不详,据《尧李庄图》附文“故事”条:“明沧头庙(属冀县)有李姓者,佣于沙井崔宅,东(家)伙(计)甚睦,主人以女配之,给地三顷六十亩,遂落户于此,因名李家庄而附属于沙井村。关帝庙前有古香亭,上刻‘万历二十八年,沙井村代管李家庄’诸字可证。后人口渐多,遂脱离沙井改名尧李庄。”⑥从古香亭碑刻“万历二十八年,沙井代管李家庄”这一条来看,该村始建应在万历二十八年之前,并且接受距离较近且有亲戚关系的沙井村代管。
——————————
①白家庄白氏家谱,引自隆尧县地名志办公室:《隆尧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3年8月。
②辛庄杨氏墓清道光二十五年碑文,引自隆尧县地名志办公室:《隆尧县地名志》 (内部资料),1983年8月。
③崔刘杨村崔氏家谱,引自河北省盐山县地名领导小组:《盐山县地名资料汇编》 (内部资料),1982年8月。
④Sidney D.Gumble:North China Lillages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a Activities Before 1933,Universi- 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P12。
⑤嘉靖《获鹿县志》地理第二《乡社》。
⑥民国《新河县志》地方考之三《尧李庄图》。
到了明中叶以后,代管村这一形式可能已经逐渐取代在里社下“开作畸零户”的管理方式,原因是里社编审制度到明代中叶以后已经衰驰,村庄逐渐成为实现赋役的主体.所以这类新立小村在纳税和承担差役方面就可能和附近村落发生联系,并接受附近较大村落的管理,成为这些村落的“代管村”或“附属村”。到了清代,代管村或附属村这一形式已经被广泛使用①。
以唐县为例,据光绪《唐县志》载,整个唐县这样的代管村有87个,例如西旦里村的代管村有刘家沟、墨眼村、黄眼村。木兰村代管村庄有尖梢村、西沟村、小山河头、满心里、羊角里。代管村庄较多的村庄是上苇子村,其下代管村庄有梅家沟、大寺沟、皂角沟、马庄儿、梁家沟、平房庄、韩白里、桃沟门、台子村、上下黑角、枣儿沟、墁石道、西石门、吴儿庵、郭庄儿、土沟门、令公铺、六亩园、东石门、塔子沟共23个村庄②。实际代管村落的数量可能远不止87个,因为这87个代管村仅仅是采访册上记载的数量,当时编志者实地调查却发现有很多遗漏,例如小山、南庄三村“采访遗漏又有田家沟、果庄、鹞子岭、米家楼、岳沟、李家庄、三道冈、阎家庄、杨家庵等村庄,亦未详道理方向”③。
一般来说,这些代管村的道里方向县志和采访册记载都不完备,表明这些村落在当时规模还很小,应属于较晚形成的村落。光绪《唐县志》记载的一些代管村人口数量为我们理解代管村的规模提供了线索,表1列出了倒马村所代管村的户口情况:
从表1可以发现,很多代管村的户数在1—5户之间,这些只有一两户的村落毫无疑问是后来移民的结果,大多形成于道光前后。人口较多的柳家沟村成村的年代较早,新编《唐县志》认为大约明嘉靖二十九年始有居民,因当地有柳林而得名④,这种说法基本上应该是可靠的。校场沟与柳家沟的情形有所不同,光绪唐县志“校场沟”条下“自校场沟至大大沟门40户”⑤,它的户数较多是因为它实际上包括从校场沟到大大沟门这一段距离上的数个居民点。
唐县的代管村较多与它的山地较多有关,直到今天代管村这种管理形式仍然存在。平原地区代管村虽然没有唐县多,但代管村也是存在的,例如青县,到民国时期仍然有许多零星小村在发育,“此外尚有新立小村多处,虽或有一名,然类皆附人它村一牌应管,且为县局册表所不载,姑从阙”⑥。这些新立的村庄附入其它村应管,实际上也就是代管村或附属村。由于新立小村规模较小,一般县志对这种村落都不载,但是这种村落在村落发展过程中应该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由于记载较少而被人们忽略了。
从这种类型人口流动的影响来看,它往往会短暂地改变迁入村庄的空间结构与姓氏结构,随着自身规模的发展,最终要独立成村。由于它们只是短时间内附迁入地附近的村落,具有寄居的特征,本文称之为“寄居型人口流动”。它的发展对村落数量变化有很大影响,同时,随着它的独立,也加速了村落的裂变分化以及一定地域内村落密集化的过程。
三 “融入型人口流动”与村落发展
和“寄居型人口流动”不同,另一种情形的人口流动是,一个村的人口迁移到另一个村庄里,成为这个村庄的一部分,彼此结合比较紧密,并且不会再独立成村,我们可称之为“融人型人口流动”。这种类型的人口流动在一个村落开村以后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村落的发展壮大有很大影响。
——————————————
①民国时期村政改革,在一个行政村内分主村、副村,大致还保留了代管村的遗绪,过去的代管村,大多成了附近大村的代管村,例如白神首行政村由白神首村与小铺村组成,白神首为主村,小铺村为副村,而小铺村是由白神首部分村民外迁形成的,属于白神首的代管村。
②光绪《唐县志》卷2《舆地志·村庄》。
③光绪《唐县志》卷2《舆地志·村庄》。
④河北省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县志》第2编《乡村概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⑤光绪《唐县志》卷2《舆地志·村庄》。
⑥民国《青县志》卷1《区村》。
例如盐山县孟店公社夏庄,据该村邢氏家谱记载:其先祖邢氏于明永乐末年迁来,其时即有夏村之称,后夏氏失传,郑、潘、张等氏相继迁入,村名仍称夏庄①。邢、郑、潘、张四姓就是夏氏立村后迁来的移民。另如新河县后梁家庄,据该村焦氏家谱称,焦氏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桐县老鸦窝枕头村迁来,焦姓是该村较早的居民。在焦氏之后,程姓由冀县东午村迁来,徐姓由本县徐十户村迁来,黄姓由姚村迁来,成姓由马庄迁来,此外还有张、王、李、陈、姬、贾、申等姓②。后梁家庄由焦姓立村,徐、黄、成等姓都是后来迁入者,最终没有独立成村,属于融入型的人口流动。
这种类型人口流动对村落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也不断改变着村落的宗族与社会结构。研究华北的学者都注意到,华北的村落以多姓村为主,但是,实际上,就今天的多姓村落而言,许多村落早期都是由单个家庭建立的。研究发现,今天的多姓村落很多都以姓氏命名村庄,表明这类村庄最初是由单一家庭发展而来的。村落家谱中关于村落起源的记载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盐山县望树公社魏庄,据魏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魏氏奉诏由山东栖霞县迁此占产立庄,故名魏庄③。又如隆尧县小曹庄,该村曹氏家谱载:该族的曹氏祖于永乐间自山西洪桐县迁至隆平县户曹村,明成化间复由户曹村迁此,以姓氏命名为曹家庄,为与村西一大曹家庄相区别,遂更为小曹庄④。这些村落都当是最早移徙到此地的家庭姓氏命名的,故以姓氏名村,但是由于受到融入性人口流动的影响,到今天都已经变成了多姓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