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这一重要精神,扎实做好“五五”普法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摆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国土资源系统在长期的普法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土资源普法格局,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比如,普法的主题,随着国家法治进程的推进和国土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普法的重点,坚持对系统内干部的教育和对全体公民的教育并重;普法的机制,坚持普法与日常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普法的工作体制,坚持统一领导、多部门配合、专门机构与社会力量参与有机结合,等等。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依附在资源关系上的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多样,国土资源管理任务十分艰巨。这就需要我们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理顺资源的利用关系、管理关系和利益关系上来,逐步形成和谐的资源关系。和谐资源关系的形成与巩固,是以和谐的资源法律关系形成为标志的;而和谐的资源法律关系又是以政府依法行政、公民自觉遵守资源法律为实现条件的。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普法的要求,特别是从国土资源系统普法的现实需要出发,我们把“以普法促和谐”作为国土资源系统“五五”普法的主题,并由此制定了普法工作的总体思路。
——既要注重培养依法行政能力,更要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把普法工作的重点,由“四五”普法时着重抓树立依法行政观念,扩展到同时注重抓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分层次、分专题地组织学习,切实增强公务员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各项工作,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对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加以规范和解决,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既要注重提高维权意识,又要注重加强程序教育。“无程序即无法律”,实现民主、公正,必须以正当程序为基础。多数人的意志只有通过公正、科学的程序才能得到准确表达和反映。在法制宣传教育中,在增强公民的维权意识、吸纳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公民进行尊重法律程序的教育。要让公民了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救济渠道及相关程序,教育公民按程序办事,通过合法渠道解决诉求;教育公民依照法定程序,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公平、公正地参与经济社会的合作与竞争。
——既要注重普及法律知识,又要注重抓紧法治文化培育。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包括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要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形成全社会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法治氛围;切实抓好法治观念的教育和培育,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处理好情与法、理与法的关系,确立法律是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把法治精神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习惯,培育中国特色的浓厚的法治文化。
实现“五五”普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国土资源系统要按照“以普法促和谐”的要求,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和提高服务水平上有新突破。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的每个环节。一是落实宪法赋予人民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权。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来说,要继续大力推进阳光政务,使行政权力公开运行,让群众全面了解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收费标准、办理结果等,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二是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相关制度建设。要在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途径,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和制度建设,畅通并扩大人民群众合法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渠道;完善听证制度,扩大群众参与决策的范围,防止因决策不当损害群众利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三是改进法制宣传教育方式。要从“灌输式”教育向“服务式”教育转变,在服务中开展法制宣传,在法制宣传中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