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多形式、多模式的新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新村建设改变了广大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农民得到了实惠。但在新村建设中也存在忽视农村文化的现象,突出表现是新建起来的新村、新屋缺乏文化内涵,丧失了广大农村千姿百态的传统建筑风格。
一是村场规划设计缺少文化内涵。现在许多老村场的改造为了把村道搞得笔直,而不顾古树名木、村中古建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把长期自然形成的分散有序的民宅拆掉,集中搬迁到一个新的地方。许多新村场建得像城里的工人宿舍、部队营房的样子,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二是单体设计有全盘西化的倾向。农舍设计没有考虑民俗文化、地方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农村人对房屋的功用要求,基本上是西方建筑样式的复制品。这种房子除了“住”,别无内容。
三是不懂得保护山水环境。一些地方,只要有可能,就毫不犹豫地把长满茂密草木的土地,改造成水泥柏油路面。宁愿花钱打井取地下水灌溉,对自然而来的雨水视而不见,让其白白流走,或随烈日蒸发。特别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许多人总认为金属、水泥、玻璃才是富有、阔气、现代、文明的象征,而绿色、田野、山林却被认为是“土里土气”。
就笔者所见,以上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个省市,而是全国性的问题。曾经以南方水乡、中原村落和塞外游牧生活为代表的风物各异的中国广大农村,现在几乎被清一色、缺乏个性的水泥建筑所覆盖,而以依顺自然、追求地方个性为审美特点的中国乡村文明,受到严重的冲击。长此以往,势必破坏我国农村的乡土文化,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就有丧失的危险。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人们在失去传统建筑文化理念,又没有接受现代人文与美学观念熏陶之时,便出现了建筑观念上的空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如建房筑屋一般都是坐北向南,这是根据地理、气候的环境,为避风、采光而做出的选择。如中国客家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徽州的白墙黛瓦马头墙等,都是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形成的有代表性的乡土生态建筑模式,都是在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这都是顺乎自然、注重生态的表现。因此,作为规划设计部门应当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战略,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传统的中国是农业社会形态,文化观念与伦理观念都强调对自然倍加呵护。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生态文明。
为此,首先要从观念层面充分理解中国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重新认识乡土建筑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千百年来孕育了千姿百态的乡土文化。村庄的布局有一种随遇而安、依势延绵的生命性格。一张古老村庄的地图,就是一幅山水画,是一个由生命、信仰、价值、伦理交织而成的美妙结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素有一种恋家的情结,因而人们不仅注重房子的居住功用,而且将房子与“家”的命运紧密相联。房子的样式,就是“家”的样式,是“规矩”、“修养”的一部分。即便是最普通的农舍,也是一层层由内而外的“伦”的一个物理层次,它不是单纯的一个“器具”,而是对应着、承载着、具体表现着富于人性的“家”。它是农耕文明的体现,是千百年来的农村文化的积淀。中国农村建筑是中国人爱国爱乡的起点。从审美观来说,传统民居中蕴含的成熟的审美情趣,远高于今天粗制滥造的一堆“工业品”、“复制品”。我们绝不能买椟还珠,丢掉自身固有的文化内涵。建筑是体,文化是魂,文化没了,就是魂不附体,就像人没有性情、没了性别、没了理念。只有从观念层面上解决生态文明、农村建筑文化的问题,才是长久的治本之策。
与此同时,也要从制度和操作层面上着力解决这样几个紧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