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成本核算没有规范化
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关于环境成本的核算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在具体的核算工作上还不够规范化,这对企业的环境成本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3]。一般情况下,当企业开始生产运营后,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企业要对自身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做一个核算和确认。然而在实际的企业财务部门操作中,对于成本的资本化和费用化上没有一个较为规范和明确的界限。当企业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一般是用两种办法进行处理,一种是对此成本的投入,是否会为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回报做一个判断,如果判断的结果是肯定的,那么就将之纳入费用化;另一种办法是其判断的结果是否定的,但是又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那么就将此成本纳入资本化。但是这两种办法严格来讲并不是一种规范化的核算,而是对成本投入所进行的判断,这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核算工作管理。
(二)计量复杂
企业环境成本的所属范围规划本身就比较复杂,而且其分类又多种多样,所以就会导致环境成本核算的复杂。很多企业目前对于环境成本核算,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准则,而企业外部的环境成本计量也还存在很多缺陷。企业外部的环境成本是伴随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产生的,虽然并没有规定企业要进行承担,但是实际上也确实是对环境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而且对于外部环境成本,企业也没有用具体的货币计量来加以核算,大部分还是仅仅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和预估,计量的结果没有达到精确化。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外部环境成本的核算工作,认为与自身发展并没有多大联系,可以忽略,但是在实质上又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这就使得整个社会要为其进行分担和承担损失。
(三)核算方式落后
我国很多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上使用的都是完全成本方式,比较片面和单一。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环境成本日益复杂化,这样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完全成本方式只适用于仅与环境有关的统一成本核算,没有将企业的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进行细化和区分,也就导致企业在对内部环境成本进行核算的同时,没有办法制定一个较为针对性的控制方案,这对企业整体环境成本核算的精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将核算的重点放在了企业生产上,而对于其他的环境成本有一定的忽视,这也使得企业的环境成本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核算结果。还有部分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核算做一个管理性资金和营业性资金的划分,就使得相关的管理人员很难控制环境成本,也就造成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方式上难以进步。
(四)成本投入不够
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激烈,而企业在单位工作时间内有效产品的产出数大于实际的需求量,就会出现企业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也就导致企业在生产方面难以实现经济增加,从而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环境成本中。而且,部分企业在发展理念上已经有了转变,但是对于环境成本的投入模式并没有进行更新,也会造成环境成本投入不足的情况,大部分企业在经济和资源的投入上,还与环境成本核算的实际差别程度较大,也有企业在环境控制上的投入较少,就会导致企业在遇到环境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这也会从另一个角度上造成企业的环境成本增加。 四、环境成本核算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构建会计机制
企业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环境成本会计机制,就要先对企业目前的环境成本核算进行研究分析,从控制环境恶化、保护环境等方面出发,借助于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对现在的环境成本做一个全面的核算,推动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和改进工作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对于企业的环境成本投入划分机制,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此成本的费用化和资本化。企业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环境核算的会计机制,从而加强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管理质量。
(二)调整成本结构和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