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以其成本低、效率高、覆盖面广等特点迅速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作为金融薄弱地带的农业经济正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投资的主流方向,阿里巴巴宣布将投入一百亿元建立一千个县级运营中心和十万个农村服务站;苏宁云商计划在五年内,建设一万家苏宁易购服务站,覆盖全国四分之一的乡镇;京东则建立了“京东帮”服务站,帮助县域地区不懂电脑的人网上下单并负责京东在县域(城区和农村)的大件家电的配送、安装和售后等一体化服务。电商巨头高调发力抢滩农村市场,不断扩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这无疑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二、金融排斥的内涵以及在我国的表现
金融排斥指的是部分经济主体,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由于自身内部缺陷和金融机构、制度等外部因素无法获得或便捷的获得必要的金融产品。
金融排斥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分化自社会排斥体系。地理学家Leyshon和Thrif最早对金融排斥进行研究,他们从地理歧视、金融空间差异等角度探讨居民到金融服务网点的实际距离对居民获得金融服务便利性的影响。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金融排斥的理念得到了扩展,Kempson和Whyley认为不仅是地理因素会产生排斥,社会与经济因素也有可能产生排斥。Kempson和Whyley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维度”法,将金融排斥划分为地理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评估排斥、市场营销排斥以及自我排斥六个方面。
而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大等原因,金融排斥现象表现明显。根据中国银监会201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有75896个,每个乡镇分布网点1.82个,平均每7.7个行政村才拥有一个营业点,平均每万乡村人口拥有网点1.15个,拥有银行业金融服务人员0.08人。而根据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计算,在农村地区,有正规信贷需求的农村家庭占比为19.6%,高于城市17.2%的比例。从贷款的各种用途来看,农村地区各类家庭的信贷需求均高于全国同类需求水平。但农村家庭的正规信贷可得性仅为27.6%,低于40.5%的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地区人均拥有的金融资源量较少,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注重风险控制,强调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在进行农村信贷风险的评估中,一般认为农民收入水平低且波动性大,还款能力差,农村借贷存在额度小,风险高,收益低的问题。这些方面使得金融机构对农民贷款的发放采取了相对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同时,在现有的贷款条件下,金融机构通常会要求贷款者提供相应的抵押担保,使用标准化的贷款信贷合约格式,以降低贷款风险,从而增加了收入低下的农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难度,这即为评估排斥的具体表现。
根据《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有43.8%的家庭参与民间借贷,仅有14.1%的家庭向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由此可见农民贷款难、金融机构的涉农业务开展不到位的现象依然极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