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得税会计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暂时性差异形成及包含的内容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前提,文章就会计准则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企业所得税法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暂时性差异包括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有效应用的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期有利于促进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 暂时性差异 内容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8-0064-03
一、问题的提出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会计利润、利润总额)和应税收益(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会计和税收遵循不同的原则以服务不同的目的,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各自遵照着不同的法律行为规范,推进了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及发展。
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是所得税会计最初诞生的摇篮,会计和税法的相互联系促进了所得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世界各国都已经建立起了所得税会计核算的规范体系。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实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准则明确规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依据所得税会计准则,所得税费用是以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定暂时性差异,从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正确确认暂时性差异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和基础。
二、暂时性差异的产生
(一)暂时性差异概念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所产生的差额。因此产生在未来可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会计期间内,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并且导致在未来会计期间需缴纳所得税额增加或减少的情况,由此形成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在暂时性差异发生的当期并符合确认条件的基础下,应予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将产生的影响,暂时性差异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认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会导致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的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内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会导致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的产生。
暂时性差异是资产负债表观的基础与前提。资产负债观的基本观点主张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直接确认与计量企业的收益。这种观点下的会计处理方法注重交易的实质,它将收益与资产、负债联系起来,并且加入了递延、应计、摊销等会计程序,增强了利润的客观性。这种观点指导下的会计准则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