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科技援外培训;一带一路;对策建议
引言
2013年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先后提出;2015 年3 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正式发布;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政府倡议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四项行动,明确提出共建“21世纪科技丝绸之路”,将有2500人次的青年科学家在未来5年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计划培训科技和管理人员5000人次。
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联系东西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先进科学技术传播将成为东西方共同进步的桥梁,丝绸之路对科技进步促进世界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不断深化,援外培训、技术转移、共建联合研发平台等形式的科技合作正全方位的展开,科技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越发清晰。
一、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再创“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创新丰硕成果
当今世界已经把创新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而科技创新是核心,各国对它都非常重视,把它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而国际科技合作的独特优势就在于“科技无国界”,科学家在讨论科学问题、研究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出发点是为了全人类谋福祉,因此,科技成果可以很快得到共享,理所应当,在科技创新领域,各国科学家最容易达成共识。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科技发展水平、发展基础不尽相同,科技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意愿强烈,相对其他领域合作会更容易,因此,在“一带一路”总体合作框架内,国际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大有可为。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同时“一带一路”的实施对于沿线各国经济增长也会带来新的动力,造福沿线国家人民大众,推动世界实现更为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实现联合国提出的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截至2017年,已经与中国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158个,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111个,加入的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有200多个,向全球71个驻外使领馆派驻了科技外交官146名。中美、中欧、中德、中法、中以、中巴(西)、中俄、中加以及中国和比利时这九大创新对话机制开启,中国非洲、中国东盟、中国南亚、上合组织国家、拉美国家、阿拉伯国家六大科技伙伴计划建立,基本实现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覆盖。
二、稳步推进科技援外培训,增强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
科技援外培训是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为深入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睦邻友好的发展环境,应把科技援外培训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放到一个重要位置。2016年9月,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发布了《向联合国提出未来发展的科学建议》(The Future of Scientific Advice to the United Nations),“在国家和区域内建立各级科学家和各级决策人员的培训机构作为该国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科学顾问委员会向联合国提出未来发展的科学建议之一。
以人才交流带动国际科技合作是第一法则,中国正积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通过科技援外培训帮助很多发展中国家2d8ffe9e8cacdc6887f5466f840495d3培养高层次人才,受援国对中国加强援外培训需求也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与日俱增。不言而喻,科技援外培训已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催化剂,加速中国与沿线国家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据商务部相关材料显示,2017年,中国政府新承担各类援助项目309个,境内外培训各类人才近15万名,惠及128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目前,商務部已在上海、福建、湖南、江西、海南、云南设立了6个国家级援外官员培训基地,以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云南)基地为例,2014年8月基地成立以来,四年间,共成功承办了云南省和商务部援外培训班46期,累计培训1129名官员,受援国家多达48个,主要为我国“一带一路”重点辐射区域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