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信息社会。会计作为一种既处理信息又利用信息的管理活动,也面临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巨大冲击。然而就在人类步入经济时代的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巨额会计造假事件,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经济生活的毒瘤”,因此导致了各界人士对财务会计可靠性和真实性的怀疑,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试着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出发,并针对失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会计准则 会计人员素质 治理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会计信息失真,有人认为它是会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不是通过正当的会计核算程序计算出来的,而是某些人的主观期望值,例如人们常说的厂长利润、书记成本等。从修改后的《会计法》来看,会计信息失真应包括:会计资料的不合法、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四个方面。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三类:合法性失真(政策性失真)、技术差错和故意舞弊。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看,仅仅由客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性相对较小,属于纯理论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尽管目前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已初见规模,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仍然共同起作用,状况较乱。政府审计漏洞百出,由于目前公务员职数的限制,许多审计人员职务无法升迁,影响了待遇,产生了失落感和补偿心理。政府审计过程不公开,审计结果不公开,审计项目轮换制未得到有效执行,审计过错追究制未有效执行等等一系列因素。法规的不完善,自由裁量权过大,目前,许多会计准则、制度法规的处罚规定缺乏刚性,不明确,比如说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就利用其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法、会计政策来粉饰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对社会人员或者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
(二)会计人员独立性不够、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职工,直接接受企业领导的管理。其升迁奖惩甚至在会计岗位、在企业去留都由企业领导控制,企业会计人员缺少执行会计监督所必须的独立性。就目前劳动市场供过于求,现行企业制度改革,减员增效、以及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对企业员工来说压力甚大,而作为他们一部分的会计人员不能不考虑经济利益和下岗问题。不能不听从企业领导旨意,从而无法履行会计监督这一职能。“数字出官”、“官出数字”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准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直接导致产生低质量的会计信息质量。
(三)偷逃应负担的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