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企业实施责任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一)责任会计理论与方法存在应用障碍
责任会计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基于“分权”管理的客观需要,以行为科学理论为指导,为加强对企业经营的全面管理控制控而产生的,将经济责任制与会计体系相结合的一种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企业才开始接触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而原来一直采取的都是内部经济责任制。责任会计与我国企业实施的内部经济责任制有共通的地方,因此,我国企业在借鉴其理论与方法时并不陌生,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却举步维艰。责任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设置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尤其是内部“投资中心”的建立,将企业的投资决策权分配给较低层次的管理部门,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但是,受“集权”观念的束缚,我国企业的投资决策权大都集中在公司总部,下属单位不可能因享有投资决策权而成为投资中心。同时,那些适用于投资中心的业绩考评指标也就难以满足中国企业责任会计对其业绩考评的实务需要。因此,我国企业在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时会受到这种来自社会背景差异产生的限制。
(二)缺乏责任履行绩效的激励机制
组织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体人员对目标的共同追求,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制定目标激发人的行动。在责任会计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责任目标的实现,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解决因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然而,我国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责任履行绩效的激励机制,导致薪酬激励结构的不合理。在很多企业中,经理人的收入与业绩不相匹配,“低业绩、高薪酬”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合理的薪酬分配模式不仅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而且十分不利于以责权利相统一为特征的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时,企业所采取的激励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员工的多种需求,这些都使得激励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业绩考评体系不够完善
业绩考评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考评指标体系的制定不合理。一方面,我国企业进行业绩考评时,倾向于选取产值、利润等财务指标对责任中心进行考核,而忽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然而,“单一的财务评价指标不能有效衡量每个责任单位的业绩,容易导致逆向激励。”[2]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不能有效平衡,会产生成本费用支出与员工学习成长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冲突问题。另一方面,责任中心制定考评指标时,不能坚持“可控性”原则,使责任中心不完全具有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能力,责任中心一旦不能履行经济责任,不能对其后果承担责任。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责任会计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特点的责任会计制度
由于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差异,我国企业在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时应“因地制宜”,避免直接套用西方理论,而是借鉴其可用之处。首先,应满足我国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其所能控制和承担责任的范围设置不同的责任中心;其次,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水平和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和有利于促进组织总体目标实现的责任会计目标体系;最后,应建立起适应本企业发展的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与考核制度。此外,我国企业建立责任会计制度要严格遵守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和可控性原则,在不断的探索中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变化的责任会计制度。
(二)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实施是责任会计制度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要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评价责任中心业绩的重要依据,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依据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其次,要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使责任中心和责任人具备与其责任相配套的利益机制,切实达到激励的最终目的;最后,责任会计应借鉴行为科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把握人的本质特征,重视员工多种需要的满足。“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