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了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制定了许多政策、规定,如贷款通则、房产税、增值税制度等。在遵守国家法律前提下,通过合法经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是值得称赞的。但有的企业却不是这样,他们大钻政策空子,利用会计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做假账、做两套账等,增大费用,少计甚至不计收入,偷逃应上缴的国家税费,如购销差价计入收入帐等,造成企业收入虚减,费用虚增,利润虚减,透漏国家流转税和所得税,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为了领导业绩
政府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的任免、奖惩一般有考核目标,完不成任务,将受到惩罚甚至离开企业领导岗位;完成任务,则不但能保住位子,得到年薪和高额奖金,而且可能会升迁到更好的位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如战场,战场上总有胜负输赢,而人总是趋利避害的。企业领导为完成上级的任务、获得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操纵会计信息的输出显然是一条“捷径”。如指使会计人员动用专业知识来完成任务,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虚减费用等,而会计人员处于他们的掌控之中不得不奉命行事。于是企业领导的任务完成了,企业会计信息也就失真了。
(五)取得贷款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取得资金的途径主要是投资和贷款。但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银行为了控制信贷风险,获得尽可能大的信贷效益,对客户的审查越来越严,他们不但要看客户是否具有偿还能力,还要看客户的信誉程度,看客户的发展潜力。所以某些企业为了达到借款所需的条件,往往在自身条件无法达到的情况下,通过操纵企业会计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来达到这一点,从而实现取得资金的目的。
(六)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企业并未按《公司法》规定设立监事会、内部审计机构,监事会的组成成员、业务素质、隶属关系、职权等不够。内部审计机构或独立性不够或人员配备不力,从而使企业领导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制约。由此造成企业领导为完成其业绩,达到其私利而操纵会计,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首先,正确处理企业自主权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对内部人控制现象制约的关系,正确处理企业自主权与会计人员独立性的关系
解决企业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必须依照“依法、科学、高效”的原则进行,既不能侵害企业自主权,又要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企业行使自主权必须是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其次,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应服从于企业的自主权,企业自主权高于会计人员独立性也是具有法律依据的。当然企业行使自主权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尤其是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更必须是遵守《会计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