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浙江创业环境比较及优化策略
2014-09-28 10:07 来源: 互联网 作者:陈婷婷 浏览次数 2802
在直接融资上,截止到2011 年末,浙江省企业在A、B 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绝对数量已经达到225 家,居全国第二位;在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也有113 家,同样位居全国第二。在283 家上市公司中有232 家是民营企业,占浙江省上市公司的82%,累计通过证券市场首发募集资金1483 亿元, 占浙江省上市公司首发金额的80%,在全国各省区市遥遥领先。此外,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具有民间借贷相对活跃的经济特色。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草根金融”方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也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控制、易形成非法集资等特点,导致一些地方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所以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之间缺乏稳定有效的渠道和桥梁、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和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始终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2.税收环境。
我国的税收政策总体上支持的强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质性突破、很多税收政策往往是根据财政预算要求,反推出来的,一旦预算出现紧张,就会导致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减弱,难以真正给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税收优惠环境。
2010 年,江苏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其中涉及积极扶持创办中小企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筹资融资、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内容。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税负仍是不太合理的,有些规定还易挫伤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比如,当纳税人出现账目混乱、申报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等情况时,税务机关有权采用核定征收的办法。但在具体执行中,无论中小企业财务核算是否健全,均“一刀切”采用核定征收,挫伤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当前税务机关是按分税种的形式对税收优惠进行管理,当同一纳税人享受不同税种的优惠时,需要对每一个进行审批和备案。另外,不同税种中的税收激励政策缺乏内在的有机协调,一个税种少征,往往另一个税种会多征,各税种之间政策效力往往容易相互抵消。
浙江省也在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2012 年的《关于贯彻落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税收配套政策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浙江税十条”)、《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 年的《关于贯彻省委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决定的实施意见》等税收政策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浙商科技创新、浙商人才引进、浙商物流等鼓励浙商“两创”。此次“浙江税十条”有一定的创新,但其也只是对原有税收政策的汇编,缺乏实质性的变革。同时,尽管,浙江省税务系统通过多种形式,希望企业能充分了解“浙江税十条”内容,但仍有不少企业还没有充分掌握。
3.相关产业集聚区、创业园区及孵化器建设。
目前, 孵化器及创业园区等是各国政府用于培育创业企业、使企业“做大”的摇篮和基地。我国政府也积极建立了若干孵化器,但是,目前仍存在着服务层次与水平偏低、政策的协同性不强、在孵企业之间关联性不强、促进集成创新的功能未能发挥等问题⑤。
近年来,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来推动创新与创业,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及严格的园区准入政策等要求⑥,提高了创业园与孵化器的质量。
浙江省也陆续出台了《浙江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资金使用办法》
等规范孵化器建设。但是,浙江又面临着以“众多的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大平台的支撑,缺乏大项目的支持,缺乏大产业的配套,缺乏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的现状,这是和江苏的差距所在。为此,浙江又提出了《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规划了14个产业集聚区。提出应重点发展杭州、宁波等产业集聚区来发挥示范作用、注重现有经济开发区的整合和提升、在产业定位上要以发展新兴产业为主、各园区之间在主导产业上要实行差异化发展等,强调要积极建设创业园区、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园区,以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企业的发展,以真正体现“二创”精神⑥。
4.中介机构服务环境。
创业企业能获得的资源和服务包括咨询、法律、会计、银行服务等,但江浙两省普遍存在着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往往支付不起高额的使用费用,多层次的担保、信托和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在挖掘信息、分担风险等方面的优势未充分发挥。
5.创业观念和创业氛围。
创业意识和动力,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与所处环境的创业文化、创业氛围息息相关。在创业文化及氛围形成的最初时期,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江苏精神”以敢闯敢创、守诚守信、敬贤敬业、博学博爱的理念指引着苏商的发展。“浙江精神”以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指引浙商闯出了一片创业模式的新天地,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以至民间有“东方的犹太人”之称。近年来,江苏省部分高校及培训机构逐渐重视对创业意识的培养,积极开展相关创业大赛和参加创业基地活动的举措,总体上,江苏在创新意识和创业文化氛围上与浙江相比,仍有一些差距。苏商显得较保守,而浙商则显得大胆不羁,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江人。
三、结论及优化创业环境的若干建议。
通过江浙两省创业环境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首先,资金供给问题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很多企业难以实现到位的融资。其次,在税收环境上,还有待具体税制的优化、可行和切实的落实。再次,在孵化器建设及中介资源的利用上,政府的政策扶持及引导作用仍未充分发挥。最后,在创业的文化氛围上,全民正确理解创业的风险与收益关系尚待加强,理性创业的意识和动力相对不足。以上的这些不足,不仅是江浙两省创业的困境,实际上也是全国创业环境的不足。下面针对江浙创业环境表现的不足,提出一些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