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健全发展促进了其稳定发展,在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过程中,其中一个相当重要运用环节就是财务管理。接下来本文将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一个具体的分析,同时对于财务管理环节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效确保沟通模式,核算模式以及预算管理模式等等的协调,同时对于RRP系统的运用,也能够使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管理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财务管理
一、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没有进行严格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区分
预算部门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预算进行下达传送时,有时候会把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正常使用和运转,使其效能发挥的更加充分,但是对其性能并没有做出改变而进行的必要维护的后续支出预算下达成为资本性的更新改造支出。因为电力企业在财务核算工程中对于预算的执行非常严格,所以在处理账务的过程中造成本应该计入本期损益的费用资本化,使得出现了资产虚增的情况。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一种新的技术设备对原有的技术设备进行改造创新,达到一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目的,同时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或者是使得产品的质量得到进一步实质性的提高,亦或者是降低原有产品的有效成本,这种改造创新资本化的找支出预算却下达为费用性预算,不仅仅对于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带来了麻烦,同时又严重影响到了当期损益的确认。使得本应该增加企业的资产,结果却使得资产一次性费用化,出现了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甚至是流失的现象。
(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并没有严格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在规定资产发生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通常情况下应该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累积折旧以及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转销,将固定资产转入到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应该停止计提。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且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再将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预计净残值,使用寿命以及折旧的方法进行重新计提折旧。但是在核算电力企业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的实际过程中,对原有任务进行改造更新的资金数额较大同时改造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都没有把固定资产转入到在建工程进行核算,同时仍然在计提折旧费用,更没有在改造更新完工之后对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使用寿命进行重新确定,进而使得经过改造更新的固定资产财务数据报表缺乏真实准确性。
(三)固定资产后续资本性支出涉及到替换原有固定资产的某个组成部分,但是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并没有进行扣除
因为对电力设备的改造更新任务相当复杂繁重,因此使得在设备的改造部门生产任务完成之后,没有能够把原有设备也就是被拆除部分的价值计算根据,被拆除部分的废旧物资残值即变卖价值及时的对价值管理部门进行反馈。使用财务部门也就没能够及时的划除被拆除部分的价值,进而使得固定资产成本高计,同时也存在着废旧物资处理收益会流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