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以2009—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结果显示: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过度投资呈U型关系,即适当扩大薪酬差距能够抑制过度投资,但超过一定程度将产生负效应。同时,两者间关系受异质性因素影响: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薪酬差距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地处非中心城市企业相比,地处中心城市企业的薪酬差距与过度投资的关系更紧密。
【关键词】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 过度投资; 企业异质性
一、引言
近年来“高管天价薪酬”“工资被平均”一直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Wind数据统计,不含股权和股票激励,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前三位高管的平均薪酬达到68.32万元,而员工平均薪酬为9.81万元。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简称“薪酬差距”)给企业绩效带来的效应,且没有形成一致结论。Lazear et al.[1]提出的锦标赛理论得到许多学者支持,他们认为薪酬差距能够显著地提升企业绩效[2] [3];但部分学者基于社会比较理论,认为由于公平问题,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4];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薪酬差距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激励作用又有负面影响效果,两者呈倒U型关系[5—6]。
投资决策作为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间的“中间桥梁”,关系着企业的成败。高管团队站在企业顶层,决定着投资决策方案,然而“高管天价薪酬”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最佳的投资决策。前几年许多行业“过度投资”带来“产能过剩”的弊端逐渐表现出来,导致这两年中国实体经济的疲软。薪酬差距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如何?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研究。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薪酬差距与过度投资
代理理论认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普遍分离,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普遍存在。在投资决策中,企业高管决定着投资的项目、规模、数量等,直接关系着投资的成败。若薪酬差距太小,使高管的才能和努力很难获得对等的薪酬待遇,高管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通过寻租进行逆向选择或腐败行为,追求投资规模而非投资效益,从而造成过度投资。
薪酬差距的加大能提高高管的工作积极性,缓解自利行为引发的代理问题,作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投资决策;高管团队内部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级和下属的监督将间接抑制高管的投资过度行为。此外,薪酬差距的加大也会减少自由现金流量,在客观上抑制过度投资行为。然而薪酬差距不能无限制地扩大,当超过某个临界值后,再进一步扩大薪酬差距将会带来负面效果[7],企业高管是投资决策群体,中基层员工是投资决策的具体执行者,两者都会通过比较心理来感知薪酬状况并最终决定自己的努力程度[8],过大的薪酬差距会降低中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效率,对投资效果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提出假设1。
H1:适当扩大薪酬差距能够抑制过度投资,但超过一定程度,将产生负向影响,两者之间呈U型关系。
(二)异质性因素在薪酬差距和过度投资关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