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环境绩效评价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从目前相关文献来看评价指标没有形成统一体系。物料流量成本会计(MFCA)作为环境管理会计的一种有效工具,细致透明地揭示废弃物的成本构成,提供废弃物成本信息,对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将两者结合,建立了环境管理水平、废弃物排放、环保财务以及资源循环利用四个方面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扩大了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丰富了环境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完善了环境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为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MFCA核算体系; 环境绩效评价; 环境管理会计
一、引言
近年来,水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京津冀等地区的雾霾,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环境保护政策上也作出了相关指示,“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纲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吨标准煤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25%以上、挥发性有机物全国排放总量下降10%。企业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一定危害,在创造产品价值的同时应注重对环境的影响,真实完整地披露环境信息,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将环境绩效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项指标。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将废弃物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无法单独反映与废弃物相关的成本信息。而物料流量成本会计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流程出发,追踪投入资源的去向,将产品形成过程透明化,从实物和价值两个角度获取负产品信息,挖掘负产品成本比例大的生产环节,制定策略改善经营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和物料投入,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该核算体系可以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1]。
二、国内外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及不足
(一)国内外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1.国际标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分别于1999年、2000年和2003年相继发布了《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和财务报告》《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和《生态效率指标编制者和使用者手册》,其中在《生态效率指标编制者和使用者手册》中用消耗量或排放量/增加值来衡量不可再生资源、淡水资源的耗竭、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破坏以及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的弃量六个方面的环境问题[2]。
ISO14031:2013《环境管理—环境绩效评价—指南》将指标分为组织周边的环境状况指标和组织内部的环境管理指标,环境管理指标又细分为管理绩效指标和运行绩效指标[3]。环境状况指标主要包括大气、水体、土壤、植物、动物、人类、美学、传统和文化,管理绩效指标具体指环境方针和方案的执行情况、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财务绩效以及公众关系,而运行绩效指标包括材料、能源、支持组织运行的服务、设施和设备、供应和交付、产品、组织提供的服务、废物以及排放。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在2013年5月颁布的《G4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将指标细分为物料、能源、水、生物多样性、废气排放、污水和废弃物、产品和服务、合规、交通运输、整体状况、供应商环境评估、环境问题申诉机制等方面,对行业具有普遍适用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