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差旅费;审批报销
一、差旅费的报销范围及其意义
(一)差旅费报销范围
在出差中所指出的费用,主要包括车票、船票、飞机票、住宿等费用。
(二)差旅费对于企业的意义
差旅费的有效管理,不仅关乎到企业的费用支出,而且关乎到有关人员的利益,影响着一个整体的协调运作,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影响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不同的企业对差旅费的具体开支范围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为了加强和规范化差旅费的使用,各个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定限额内的差旅费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凭据报销,节约资金。
二、差旅费管理存在缺陷
(一)差旅费报销方式单一化
当经济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当物价水平在不断提高的时候,差旅费的报销制度却停留在原地,差旅费报销方式单一化,仅限于发票报销,易出现作假情况。
大多数企业实行的差旅费报销方式,主要以发票或者其他支付凭证为证,没有发票或者其他支付凭证不予报销。然而,依据这种报销方式,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出差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允许报销的标准之内,利用其他渠道,取得非因公出差的发票或者其他支付凭证,以谋取更多的私人利益。而另一种情况是出差人员在差旅过程中付出其他在允许报销标准之内的办公杂费,却无法取得发票或者其他支付凭证,而导致员工多付金额,这将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差旅费报销方式需要多样化。
(二)差旅费核算混乱
大多数企业关于差旅费的核算,并不是按照出差人员出差前预借款项以及出差返回后分开作分录。为了简便,他们选择在出差人员返回后一次性作分录。同时,因为有时候差旅费发生的金额很小,企业就会将一些餐费计入到“业务招待费”中,一些小额的交通费用会计入到“机动车辆费”中......然而,这样会导致会计核算混乱,账目不清,容易出现漏洞。因此,必须要分条作分录,属于差旅费支出的明细费用应当列入差旅费而不是其他二级科目,以求保证会计核算清晰。
(三)审批过程不严格
在企业差旅费管理过程中,审批不严格。如在填写报销申请时,出差人员的职务标准填写不明,分管区域不明,报销地点不明确。车票与订票费未要求单独填写,却把二者捏在一块,混合在一起。中途的车票单独提出来填报,不规范。有的住宿费未按行程填报,而是将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住宿费用凑在一起填报。车票及住宿票据没有按行程顺序粘贴或者粘反,甚至将金额盖住。一些人员在出差的时候,所开具的住宿等发票与实际行程日期不符,甚至会出现补开发票的现象,注明了相关日期与天数。对于出差费用的报销而言,报销单据与凭证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甚至会出现黏贴的现象,导致行程表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在对出差费用的附件与结算表进行管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数据不正确的现象,例如:在填写住宿或车票结算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车票与住宿发票丢失的现象,难以保证结算工作的准确性。另外,企业还经常出现差旅费上报日期不统一的现象,无法保证其工作符合相关规定。一些出差人员使用的是手撕发票,甚至会在发票上面对价格进行涂抹修改。此类问题的发生,很容易导致企业差旅费用的报销与审批质量不符合相关规定,无法保证其工作效率,甚至会导致企业出现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