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学原理课程是整个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其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国内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环节、教材体系、师资队伍、实验课程和考核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亟需改革。本文提出职业能力导向的三轨驱动型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路径,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实验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及相关资源的改进探讨,旨在为会计学科的教学实践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三轨驱动;实验;教学改革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电子商务时代的悄然来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对财会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如何探索“重能力、重应用”的新教学模式和培养职业能力导向的“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财会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整个财会学科体系中,作为入门课程的会计学原理,实则是长期积淀的会计理论、会计技术的统一,起着为整个会计学科揭开探索之路的序幕。作为一门多学科必修或选修的课程,会计学原理的教学改革分外重要且必要。良好的会计学原理教学体系,将成为本领域深入学习的良好基石,同时也为培养职业能力导向的应用型财会人才奠定基础。
一、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综观现有的高校财会类课程,设置了财会类专业的高校均开设了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相关课程,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部分高校的会计学原理课程为纯理论教学,不安排该课程实验内容;(2)部分高校将实验学时融入理论教学;(3)部分高校实施理论与实验分离式教学,将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4)部分高校将其作为综合实验的一部分安排在所有课程结束之后的大四阶段;(5)几乎所有高校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之外都会单独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或是财务软件应用课。
从应用性角度出发,上述几种课程安排均不利于学生的认知与掌握。首先,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割裂理论与实践,将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问题,错过让学生通过手工实验发现具体问题的最佳时机,也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会计实践活动;其次,信息时代的来临,对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应用处理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单独开设财务软件课程,鲜有将电子账务处理流程与手工实验结合的经验。
二、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分析
应当说,会计学原理是授课范围极广的一门课程,历经多年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亟需进行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