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务管理课程不仅是会计、财务管理、税务、金融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投资与理财等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将对财经专业学生全面发展和以后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提升财务管理课程内涵入手,对其现实意义,目标及原则,内容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生;财经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财经素养
在经济生活、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将遇到或是必须解决的有关财务管理的问题日益增多,这就为高职院校财经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目标设置、原则及教学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的学生如何通过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来掌握财务管理知识,运用财务管理理论来满足专业技能的需要,正确处理好生活和工作中相关的财经问题,避免个人及家庭的财产损失及掌握财产保值增值的机会,以适应其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提升高职院校财经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内涵的现实意义
2003年底党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即把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全党人才工作的范畴,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这其中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根本、是重点。这个目标的提出立即引起了教育界对高职教育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审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尤其是改革高职教育被寄望能够缓解我国当前“技能型人才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的矛盾格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时代,这其中包括金融理财知识和技能在内的财经素养的培养及提高就是为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诸多的文献分析发现,国内高职院校财经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中过多地拘泥于专业学术语言,大量的公式及晦涩的理论让多数学业层次不高的高职院校学生望而却步,而基于财务管理的财经素养的培育及提高却在高职教育中长期遭到忽视。财经素养的内容大都涉及与个人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具体来说,其包括“货币和交易”、“规划和理财”、“风险和回报”以及“金融视野”这四个领域。这正是基于当代大学生适应二十一世纪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职院校财经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进行财经素养的培育和提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个人来说,理解和把握金融市场中的各种财经概念和金融理财产品,并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把握市场中的金融风险和投资机遇,并对此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和随之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用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实现个人及家庭财富保值、增值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能力;其次对于家庭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财经素养的培育和提高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以适应现代金融环境,这对家庭财富积累有着重要的、渐进式的积极影响;最后对于外延的社会整体来说,财经素养的培育和提高有利于个人及家庭生产生活效率的提高,进而影响社会整体的进步,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都有积极的影响。
二、提升高职院校财经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内涵的目标及原则
尽管高职院校财经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但为了适应提升财经素养的要求,课程设置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用得上的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
根据提升财务管理课程内涵的目标,其课程设置的原则如下:首先,课程的内容应有实际的用途。课程的内容设置应立足于能够解决各种实际的财经问题入手,即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会遇到的各种投资理财、银行储蓄、信用卡消费等问题出发,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其次,课程的内容范围应尽量宽泛且难度适中。课程内容应尽量涵盖生活中有关财务管理问题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理解政府的各种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在将来进入社会前做好充分准备;最后,课程的内容应通俗易懂。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尽量避免专业学术语言,减少枯燥的原理阐述,尽量地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同时还需要注意高职院校学生的学识层次,切勿不切实际的拔高,以做到“够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