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会计 发展模式 国家化 国际化
我国的会计发展模式要由国家化逐渐转变为国际化,顺应时代的经济融合趋势和特点,实现会计发展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比较各国会计实务与惯例之间的异同之处,尽可能地实现各国会计发展模式的协调和一致性,寻求各国会计的共性,消除不必要的分歧和误解,从而较好地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最终达到各国会计的统一与协调。我们要基于这一前提,重点探讨我国会计发展模式国际化的具体策略,较好地推进会计国际化发展。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
1.会计发展模式的国家化向国际化转变的可能性。
1.1经济运行方式日趋统一,为会计国际化提供可能。在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变革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手段与其他国家日趋一致,实现了跨行业、跨部门的经济联合,形成了不同所有制的经济联合体,并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跨国经营,这就使中国会计与其他国家会计的交流与合作、协调成为可能。
1.2会计自身的国际共性,为会计国际化提供可能。普遍性采用的借贷记账法、权责发生制、运用账簿连续系统而全面地记录经济业务等会计方法和流程,可以说是一种“国际共同语言”,因此可以看到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国际共性特征,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各国会计都要依循和遵守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会计商务语言,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这种会计自身携带的国际共性为中国会计国际化提供了可能。
1.3中国会计发展模式的“去政治化”,为会计国际化提供可能。在中国会计发展模式之中,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政治化因素对于会计发展模式的影响日趋弱化,这就使中国会计发展模式的视野更为开放和拓展,为中国会计国际化提供了可能。
1.4法律體制的完善与健全,为中国会计国际化提供可能。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逐渐加强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重新修订了与会计相关的法规制度,如:新的《注册会计师法》、《证券交易法》、《公司法》等,这些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为中国会计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2.会计发展模式的国家化向国际化转变的必要性。在全球经济趋于统一和融合的状态之下,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各国会计发展模式的不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语言障碍”,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困扰。为此,有必要实现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2.1国际贸易与经济往来扩大化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要求。我国经济的发展日趋扩大化,国际贸易和国际往来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了解国外公司的会计报告和会计制度,以避免出现分歧和误解,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同时,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吸引外资,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这就需要我国的会计制度和报告能够与国外保持一致。
2.2筹资范畴不断扩大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要加强自身的新产品研制开发和技术改造,如果单凭企业个体的力量进行利润的积累,显然不切实际,难以与国外企业竞争。为此,需要企业筹措国际资金,而如果企业的会计报表的全面性、真实性缺失,则会使资金筹措失败,而使企业处于竞争劣势。同时,我国向国际金融机构筹措借款,国际金融机构也要求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企业提供与国际会计惯例和准则相一致的会计报表。
2.3跨国公司业务的拓展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要求。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形势下,跨国公司经营业务不断拓展,这就需要跨国公司的会计人员了解所在国的税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等内容,同时也要设计与所在国相适应的调节性企业会计制度,以实现对国外子公司的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