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促进会计职业群体形成价值共识,坚持对会计行为“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重塑会计诚信,树立良好的行业社会形象。当前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应注重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体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的会计行为环境。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自由性和多变性增强,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不断变化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职业道德领域作为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经济社会变革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一些领导和管理者为满足个人利益,采取非法手段,操纵会计舞弊。一些会计人员迷失“方向”,职业道德失范,财务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意识,传播主流价值观,用科学价值观引导大众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氛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引领会计职业群体形成价值共识和行为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勾绘出了国家的价值追求内核,是中华民族价值理念的精髓,凝聚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指明方向,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拓宽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践行者的眼界,升华了职业道德建设目标,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构筑了全新的思想意识平台,使会计职业群体将价值追求和思想认识汇聚到积极、健康、科学的诉求认同和同心协力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奋斗的共同信念之中。只有当会计职业群体对于内心的价值诉求真正认同、形成共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外化为群体的合力行为,共同坚守职业道德。使会计职业群体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兢兢业业工作,不断提高职业修养,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会计执业过程中规范自身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是坚持对会计行为“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中倡导“法治”,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遵法守法成为自觉的行为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人民群众能够在法治中享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公正。聚焦到会计职业领域,会计人执业中也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制度。在重视会计法律制度对会计行为强制规范的同时,还要看到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实施的思想基础。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够自发遵守会计法律制度。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对会计行为“法治”的重要补充,二者缺一不可。
会计行为 “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会计法律具备国家强制约束力,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但无法涵盖会计行为的所有具体环节。会计法律制度的“真空”地带需要由会计职业道德填补。会计职业道德调节会计人员的内在精神世界,能从信念、品行等更深的层次影响会计人员的行为,具有自律性和“软约束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在会计职业群体形成价值共识的基础上,才能使他们自发遵守职业道德,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自律作用,将会计行为中法律制度达不到的调节领域,通过内在精神世界发挥约束作用,对会计行为的“法治”进行有效补充。
三是重塑会计诚信,树立良好的行业社会形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倡导的重要基本内容之一。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诚实守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会计领域的体现,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和精髓。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潘先生创建了著名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毕生都致力于倡导以“立信”思想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国家前总理朱镕基为北京、上海、厦门三个国家会计学院先后三次题词“不做假账”的故事,至今在会计领域和社会各界流传。诚信是会计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经济主体在利己动机的驱使下使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不断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服务于经济领域的会计人产生了迷茫和困惑,会计欺诈、造假现象不止,会计诚信遭遇了极大考验。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社会树诚信之风的氛围之下,形成了重塑会计诚信的良好契机。应该乘势而上,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引导会计职业群体恪守诚信的基本执业理念,利于树立良好职业形象,达到公众对会计人的社会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