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防范和应对的角度研究内部审计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高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持。以2007—2012年间遭受反倾销诉讼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内部审计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审计质量越高,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越有效力;内部审计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有效的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互动能够提高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
关键词:内部审计;反倾销会计;会计信息;证据效力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5?0171?08
一、引言
我国自从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①,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 600亿美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7.9%;其中,出口总额为22 096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9 504亿美元,顺差2 592亿美元。但是,我国产品出口中的“隐忧”仍然存在,在海外市场遭遇的贸易救济仍然不断。据WTO公布的资料统计②,截止到2012年年底全球共实施2 719起反倾销措施,针对中国的共有664起,占总数的24.42%。中国已成为反倾销调查机构的首要目标和受害国。
企业在接受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反倾销调查机构总是试图证明被诉企业的倾销行为,而被诉企业则试图证明其不存在倾销行为。被诉企业在填写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企业会计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针对反倾销调查机构的需要,及时提供会计信息证明或反驳其存在倾销行为[1]。由于会计信息的诉讼功能在反倾销应对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针对反倾销会计信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外学者Bollom & Simons和Galina研究了反倾销会计信息在反倾销立法中的导向作用[2, 3]。Le & Tong研究了越南的反倾销案件后,说明了会计和审计改革的方向——向国际准则趋同[4]。Schottne进一步指出,在反倾销这种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为诱使企业披露真实成本,政府可以设计与企业成本挂钩的税率政策,并辅之以审计措施[5]。
国内对反倾销会计信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反倾销会计信息的内涵、质量特征、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四个方面。孙凤英通过研究发现反倾销会计信息的内涵在于其具有诉讼功能[6]。万寿义、崔建华进一步对应诉反倾销成本会计信息内涵进行总结,符合反倾销调查机构所要求的产品成本信息即为应诉反倾销成本会计信息,它通过调查问卷或者实地核查环节提供给反倾销调查机构。反倾销成本会计信息包括涉案产品生产流程中会计、运输、保险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信息,比如原材料、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分配标准说明、成本核算流程等[7]。王仲兵认为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归纳为一致性、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可靠性与可采性[8]。针对可采性,张磊从司法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反倾销会计信息的可采性是指计算出口产品的倾销幅度和正常价值所需的会计信息,必须是按照反倾销调查机构认可的会计处理方法形成的会计信息[9]。刘爱东和赵金玲通过构建了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得出除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企业会计治理水平、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等外,独立审计水平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10]。从提高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的角度,孙芳城,梅波和杨兴龙研究了内部控制与反倾销应对的问题,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可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11]。陈林荣、赵金玲和刘锦芳指出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应对反倾销需要多方共同的力量,包括涉案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12]。
以上相关研究很少(甚至没有)将企业内部审计纳入研究视野。本文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出发,研究内部审计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影响的问题,有利于针对性地通过改进内部审计的质量来提高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