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会计舞弊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2001 年 11 月,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美国能源巨擎安然公司(Enron Corp.)被曝光了超过 12 亿美元的假账,揭开了席卷全美的会计丑闻的序幕。2002 年 6 月 25 日,世界第二大电信公司世界通信(World Com.)被确认虚增了 38 亿美元的收入和 16 亿美元的利润,成为美国历史上利润造假的最大案件;会计舞弊现象不仅现在有,过去也有;不仅国内有,国外也有。会计舞弊的手段之高明、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恶劣、造成的损失之巨大、对全球经济的危害之深重。因而,中外学者孜孜钻研,纷纷把研究的方向投向会计舞弊这一研究领域,期盼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通常是针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虽然在国外的文献研究中并未见到会计舞弊的提法,但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在国外文献中的提法比较多,如为财务报表舞弊和盈余管理等,前者指故意编制传播虚假财务报表,欺骗、误导报表使用者的行为,后者则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反之内进行的会计选择。对于会计信息舞弊,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舞弊的行为与动机方面,强调财务报表舞弊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的系统,不可能被完全消除。其治理对策主要是强化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前任会长 Albrechtd 和 Wernz.台Williams 在所著的《舞弊:对企业黑暗面的分析》一书中对舞弊的定义是:“欺骗别人,并从别人那里获得利益的行为。”他们认为,舞弊的达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欺骗;另一个就是别人对这种欺骗行为的信任。他们将舞弊分为员工舞弊、管理舞弊、投资骗局、供应商舞弊、顾客舞弊和其他舞弊。其中管理舞弊是高级管理人员所进行的舞弊,它最普遍的方式是管理当局对财务报告进行操纵。舞弊的过程可以被定义为“一方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的有目的的寻求利益的一系列行动”。舞弊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旦规范确立,它就将产生,没有规范,也就没有舞弊。他们认为,即使成本不是约束条件,舞弊也不可能被完全消除。
二,国内研究综述
长期以来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会计界乃至全国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几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舞弊案件的频频败露,学界和政界都十分重视会计舞弊的治理。刘峰(2001)、黄世忠(2001)、谢德仁(2001)、吴联生(2001)等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学角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对虚假会计信息研究来看,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为:蒋义宏主持九五财政部重点课题《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分别从会计报表粉饰问题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实证研究入手,对虚假会计信息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从产权角度,林钟高、谭劲松等认为会计舞弊的主要成因是产权关系模糊与企业市场法人主体资格的缺位。因而明晰产权是一个重要的治理对策。从公司治理结构失衡论。陈汉文、林志毅、严晖认为,治理会计信息的关键在于保障财务信息系统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唐松华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导致会计舞弊,治理对策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从诚信教育的角度,葛家澍、黄世忠在总结安然事件给我国的启示时指出,不要过分崇拜市场的力量,民间自律不见得是最佳选择;既不要迷信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要神化独立董事;不能只重视制度安排,而忽视全方位的诚信教育。
4,针对以上国内外所提出舞弊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西方财务报告舞弊的文献相当丰富,包括对舞弊财务报告的原因和动机、影响因素、舞弊的征兆以及财务报告性舞弊的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既有规范研究,又有实证研究,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舞弊性财务报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国外对财务报表舞弊的研究运用经济学方法尤其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等新兴主流经济学理论,对会计舞弊的形成原因与过程的研究并不多见。尽管中外财务报告舞弊背后都有个共同的本质——利益驱动,但中国和西方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法律背景决定了西方的研究成果对解决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问题有诸多不适之处。国内学者将西方经济学理论运用到会计舞弊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虽未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但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一些较有说服力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