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光临汇博在线http://www.paper188.com
您的位置:汇博论文在线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 > 集体林权改革中农户参与林地流转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

集体林权改革中农户参与林地流转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5-06-09 09:09 来源: 互联网 作者:黄雷 浏览次数 3419


  二、农户参加林地流转意愿的实证分析 
  本次对北京市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调研,被调查的人群年龄范围为28-65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40-55岁占73.5%。被调查人群均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一)数据采集 
  本次调查是对对北京市集体林权改革完成后所进行的跟踪调查,主要采取随机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随机抽查了26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选取一个村的5-20户进行抽查,共发放问卷419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问卷回收率为95.46%。 
  (二)数据分析 
  1.农户对林地流转的意识。在本次调研的400个农户中,被问及林地流转好不好时,选择“好”、“比较好”、“一般”、“不好”、“不知道”的人数分别为126人、13人、120人、68人、73人。被问及林地流转是否容易这个问题时,选择“容易”、“比较容易”、“一般”、“不容易”、“不知道”的人数分别为82人、44人、43人、53人、180人。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占45%的人选择不知道,也就是说他们对林地流转这回事根本不了解,当调研人员给他们讲解什么是林地流转时,他们确实不知道这种流转程序是否复杂。当被问及是否愿意把自家林地流转出去时,超过70%的农户表示不愿意。在他们看来,因为把林地转给别人管理自己不放心,森林病虫害和防火工作可能会做不到位,甚至有农户认为林地时期间中财产的总要组成部分,其流转是家里财产的损失,是败家的表现。此外,目前的森林资源和资产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在农户的流转过程中,林地究竟值多少钱依然不是很清楚。因此,农户认为在林地的流转中林地的价值可能会被低估,现在林地流转是不划算的。另外,在被调查的对象中,青壮年劳动力离村外出务工的现象较为常见,尤其是偏远山区中的各村其外出务工的比例更高,只有40-50岁甚至年龄更大的居民留守农村,但是农民认为家中依然有充足的劳动力经营和管护林地,种种原因导致农户不愿参加林地流转。 
  2.农户参与林地流转情况。在被调查的400个农户中,只有 4户参加了林地流转,林地流转率只有1%。 
  由表1(见下页)的数据可以发现,目前北京市林地流转行为不是很规范,表现在林地流转范围比较狭窄,流转面积比较少,费用也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经过专门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部门的评估。在被调查的出现林地流转的4个农户中,对于流转的程序和步骤均了解不够。而且这4户农户之所以发生林地流转并不是流转机制产生的作用,而是农户因为家里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资源流转,如:农户的家庭劳动力出现严重匮乏,林地实在无法经营所以才流转出去的;家里出现老人住院或孩子升学,而家里一时资金周转不开,所以才想起通过将自家林地流转的方式进行变现,来缓解家里用钱的燃眉之急。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在其他尚未发生林地流转的农户中,无论是对林地流转有一定了解的农户还是对林地流转基本不了解的农户均不愿意其林地流转,他们对自家林地转给别人经营以及认为自家财产损失表露出不放心的意思。  3.农户受教育程度与参与林地流转意愿的关系。通过查询相关文件可以发现:其他省份集体林权改革的相关经验表明被调查农户的文化水平与其林地流转意愿存在高度相关。因此,本调查对农户的文化水平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400家农户中,小学及以下的有147人,占37.5%;初中的有233人,占 57.5%;而高中及以上只有2人,只占5%。另外,对于已经发生林地流转的4户农户文化程度的调查发现,4户农户的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从受教育程度看,其他省份集体林权改革的相关经验在北京市依然适用,农户对林地流转的受教育程度与了解程度成正比关系。农户之所以不愿意参加林地流转是因为农户的林地流转了解程度较低,从而引起农户不愿意参加林地流转,林地流转市场不活跃,农户对林地流转失去兴趣。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服务说明

汇博在线(paper188.com)网拥有实力强大的团队,能帮助你实现论文写作方法,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等服务领域.

我们承诺

在您接受本站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后期免费修改、免费指导答辩等。衷心感谢您对本站的信任和支持!

论文指导范围

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博士论文,职称论文代写,领导讲话,报告总结,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党团辅导等代写服务。

发表论文领域

发表省级杂志,国家级杂志,核心杂志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