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式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最关键的在于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具体可以体现为:关中地区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及将西安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为契机,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陕北则以“珍惜资源,深度转化”为原则,以煤炭、电力、油气、化工等产业为主线,深化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陕南则要充分有效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以绿色产业为主攻方向,在绿色食品,现代中药和生态旅游等方面尽早实现突破发展。这些对居民消费需求有较大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消费偏好的居民消费需求,便于挖掘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更关键的是依托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可以大大促进当地居民增收,为扩大地区消费提供坚实而必要的物质基础。
4.2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类”财政支出
政府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公共安全保障等领域。社会公共服务的强化和效率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前提和保障。比如,在义务教育支出上,除了基本教育费用外,还应该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教学硬件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支出;在医疗卫生支出上,应该加大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单位支持,减轻各单位本身财政负担,从而降低医院药费和减少过度治疗等问题的出现。这些支出的增加,不仅使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消除了后顾之忧,而且还可以使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得到提高,进而使居民储蓄得到释放并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此外,还应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生产保险体系。
4.3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农村居民消费是导致陕西省居民消费贡献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扩大陕西农村居民消费是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关键举措。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使陕西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方向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和帮助农民外出务工和经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信息通信设施,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和便利的交通,能降低包括生产,运输、销售等成本在内的农业生产总成本,并且能降低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从而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此外,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时,也为附近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渠道,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农民自我供给农村基础设施的负担,间接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坚持把重点放在农村,继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并且,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三要积极探索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的消费信贷业务,加快开发与居民消费有关的金融产品。加强对农村生活用电,建材、交通通讯、教育、医疗等收费项目的监管和规范。继续扩大“家电下乡”的覆盖范围并简化相关补贴手续,并且在“农机具下乡”的同时,继续推进科技下乡。
4.4拓宽消费领域,发展消费经济
发展消费经济要求拓展新兴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随着人们消费方式的不断转变,产品消费的热度正在减退,服务消费方兴未艾,比如文化消费,教育消费、旅游消费、休闲消费和健康消费等等,都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而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逼近,“银发消费”之类的新消费方式将成为主流。因此,基于陕西的经济发展状况,应该积极利用国家政策以及科研和高等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陕西的义务和非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消费水平;应该加强政府舆论引导,宣传和政策支持,发挥陕西省旅游景多,旅游产品丰富的独特旅游资源优势,将旅游消费培养成一种基础性消费;应该加快建立统一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完善相关的管理法规,鼓励对服务产业的投资,尤其是对家政服务业的投资,同时要促进服务业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多种途径增加居民的服务消费;应该完善消费信贷制度,培育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健全消费信贷体系、适度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创新信贷产品,放宽流动性约束,从而提高即期消费水平,推动由住房,小汽车和现代通讯设备为主体的产品消费向文化消费,教育消费和健康消费等服务消费升级。
参考文献
[1]马红光,李银秀.居民消费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1997-2009[J].理论导刊,2011,(10).
[2]金三林.变动趋势、结构差异与消费需求不足扭转[J].改革,2009,(6).
[3]张亚雄,赵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政策组合应对[J].改革,2009,(5).
[4]纪淑萍.我国消费与经济中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