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核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真正标准的表达概念被提出的确切时间是1890年,并且是由恩格斯提出的。而唯物史观的形成与确立时间显然是在青年马克思时期。以后的很多研究学者甚至恩格斯本人却经常将两个概念一起使用。由此可见,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虽然和唯物史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不难发现二者在很多特定语境下不能相互替代。文章通过对两个概念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实质内核与性质等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对两个概念进行区分,以便今后的研究学者可以更精准地表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5-037-03
一直以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核备受学术界关注,它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唯物史观相伴随。通过对马克思经典原著以及相关文献的阅读可以发现,很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进行区分,包括恩格斯在后期的很多研究中对于两个概念也时常一起使用,甚至很多哲学词典在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阐释时将其与唯物史观混为一谈。但仔细研读便可发现有些语境下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能相互代替,用“双胞胎”来比喻他们的关系也并非恰当。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从二者形成的历史背景、实质内核与性质等特点起进行探寻。
一、创立的历史背景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背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提出唯物史观是在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但并未直接使用唯物史观这一概念。在这篇文章中,二者多次提到“这种历史观”,并对这种新的历史观进行描述和阐释。“由此可见,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他们产生的过程。”以及“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
从这两段论述可以看出在青年马克思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提出唯物史观,是因为马恩二人在对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进行批判的过程中,试图构建一种客观的理论解释框架,一种基本理论,或者说是一种方法论,以此来分析和构建各种社会现实及相关理论。同时也为了与黑格尔从范畴出发所构造的唯心史观划清界限。这也就说明马恩关于唯物史观研究的起点势必在青年马克思时期。此后,特别是在马克思的晚年时期,虽然马克思对于唯物史观理论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但他再也没有从概念入手对其进行剖析。至于马克思与历史唯物主义则可以用“遗憾”来形容,二者从未谋面。